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原发性肺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收藏

原发性肺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primary lung cancer

作     者:史宏灿 王晓玲 解松刚 石维平 束余声 陆世春 

作者机构:江苏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胸外科扬州225001 江苏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扬州225001 

出 版 物:《肿瘤》 (Tumor)

年 卷 期:2002年第22卷第2期

页      面:119-1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扬州大学科研基金资助 (编号 :K99115 46) 

主  题:肺肿瘤 端粒酶 生物标志物 原发性肺癌 活性检测 临床应用 

摘      要:目的 研究原发性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其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酶联免疫吸附法 (TRAP -ELISA法 ) ,对 32例原发性肺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 ,并以 7例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 32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及良性病变组织(P 0 .0 0 1)。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4 .4 % ,癌旁组织为 9.4 % ,在良性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随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 ,伴淋巴结转移标本组中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但与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端粒酶激活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以成为一种用于肺癌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并在肺癌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