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医疗联合体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多期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收藏
医疗联合体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多期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医疗联合体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多期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作     者:孙露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包国宪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医联体政策 绩效评估 多期DID 就医格局 

摘      要: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核心抓手,为社会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然而,在医联体项目的持续推进中,“形式整合、“利益攫取等问题还较为突出,阻碍了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现有关于医联体建设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颇多,但大多数文献为基于经验总结的定性分析,缺乏从全国各省的层面对医联体政策的实践效果进行定量证明,尤其是针对改善公民就医格局这一核心目标的达成情况,尚缺乏理论层面的深入剖析和实证检验。为此,本文围绕“医联体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公民就医格局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否得到改善?“公民就医负担是否得以减轻?这些问题,首先系统梳理学界研究医联体的相关文献,其次通过卫生公平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形成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对医联体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内容为:基于多期DID方法,探究在2017年国家层面颁布专门的医联体政策前后,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不同时间点颁布实施医联体政策对公民就医格局、公民就医负担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目前相对较短的政策实施时间里,医联体政策的颁布对降低公立医院病人医药费影响显著,但对优化就医格局、改变“倒三角就医结构以及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未见明显效果,甚至对分级诊疗格局的构建有负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医联体政策的实施给牵头医院带来更多收益,从而压缩了基层机构的发展空间,导致就医格局愈发无序。改善就医格局是医联体建设的核心目标,因此本文对医联体在此方面的效果做出进一步讨论。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实施医联体政策之后,西部地区居民就医格局未得到改善,反而受到负面影响,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未见就医格局的显著改变。城镇化水平、财政补助水平和职工医疗保障水平对于医联体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调节作用,三者都削弱了医联体政策对公民就医格局的负向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医联体建设未来的调整方向提供了统计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