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调节性... 收藏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调节性...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

作     者:靳垚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史长松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主      题:丙种球蛋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IL-10 调节性B细胞 

摘      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血液系统中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儿童发病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多见,常呈自限性。传统发病机制认为,机体在病毒感染或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后,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病态破坏增加、生成减少。越来越多研究提示细胞免疫紊乱、细胞毒溶解途径激活、Hp感染、基因表达失控在ITP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国内外不断有文献指出急性ITP发病时,机体存在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数量减少和功能缺失。Bregs主要通过分泌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是治疗儿童急性ITP的常用治疗药物,但因IVIG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常常受到限制。近年来陆续有学者提出在保证患儿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剂量,但是否能达到与高剂量相同的疗效尚未确定。本研究探讨小剂量IVIG治疗儿童急性ITP的疗效及通过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IL-10水平、CD19CD24CD38CD45Breg比率,探讨IL-10和Bregs在儿童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IVIG治疗ITP的可能作用机制。目的:测定低剂量和高剂量IVIG治疗急性ITP患儿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IL-10水平和CD19CD24CD38CD45Breg比率,探讨Bregs及其细胞因子对儿童急性ITP发病机制的影响及IVIG治疗IT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新诊断的50例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25例,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25例。低剂量组给予IVIG400mg/(kg.d),静脉持续泵入,连续应用2d,高剂量组予IVIG 1.0 g/(kg.d),静脉持续泵入,连续应用2d,两组患儿IVIG治疗后均给予激素维持治疗。分别于IVIG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患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同时应用BD流式细胞仪微球捕获芯片技术(BDTMCytometric Bead Array human Th1/Th2/Th17 Cytokine Kit,CBA)测定血清IL-10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验CD19CD24CD38CD45Breg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比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应用两种剂量IVIG治疗急性ITP患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335,P0.05;Z=4.896,P0.05)。急性ITP患儿血清IL-10表达水平[(6.01±3.67)pg/ml]较对照组[(2.85±2.46)pg/ml]明显增高(P0.05)。予IVIG治疗后,两组IL-10表达水平和CD19CD24CD38CD45Breg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ITP患儿治疗前及低、高剂量组治疗后CD19CD24CD38CD45Breg比率与IL-10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儿童急性ITP发生时CD19CD24CD38CD45Breg发生免疫缺陷;IVIG可上调CD19CD24CD38CD45Breg比率,下调IL-10水平。2、小剂量IVIG治疗儿童急性ITP和高剂量IVIG治疗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