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活... 收藏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活...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活化凝血时间和抗凝血酶Ⅲ的影响

作     者:赵香梅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传玉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替罗非班 血小板聚集率 活化凝血时间 抗凝血酶Ⅲ 

摘      要:背景和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粥样硬化的斑块破溃、出血,诱发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继而血栓形成的过程。ACS患者体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表现为明显的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 PTS)或血栓形成以及继发性纤溶系统亢进。因此,强化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础,多个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高危患者,有效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可防止支架后急性血栓等事件的发生。新型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发挥强效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等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替罗非班对凝血系统如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 ATⅢ)有无明显影响,活化凝血时间有何改变,既往研究相对较少,且报道不一。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PCI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ssion ratio, PAR)、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ACT)和血浆ATⅢ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高危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抗凝系统的改变和替罗非班对这一改变有无影响,进而评价其疗效并指导临床用药。 对象与方法选择经危险分层为高危并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组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60.6±8.5)岁;未应用替罗非班的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42-72岁,平均(58.9±8.3)岁;分别于PCI术前、术后12、36、48小时测定PAR、ACT和ATⅢ水平,对比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替罗非班对其有无影响。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管病变及置入支架特征等基线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 2.两组患者PAR变化趋势及比较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PAR变化明显,组间、不同时点、组间·不同时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PAR比较:PCI术前及PCI术后48h两组PAR无明显差别(P0.05);PCI术后12h及术后36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15±5.61 vs 41.69±18.90%,9.57±7.66 vs 39.54±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内重复测量不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59,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12h、36h及48h ACT较PCI术前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内重复测量不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04, 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12h、36h及48h血浆ATⅢ水平较术前降低(P均0.05)。替罗非班组PCI术后48h血浆ATⅢ水平较术后12h及36h升高(166±69 vs 144±58 mg/L,166±69 vs 132±56mg/L,P均0.05),但仍明显低于PCI术前水平(166±69 vs 238±65 mg/L,P0.05)。 5.两组患者ACT值与ATⅢ水平相关性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12h、36h、48hACT值与同一时间ATⅢ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替罗非班组相关指标分别为r=0.889,p0.01;r=0.812,P0.01;r=0.690,P0.01。对照组PCI术后12h、36h、48h ACT值与同一时间ATⅢ水平相关指标分别为r=0.793,p0.01;r=0.855,P0.01:r=0.742,P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