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     者:姜娜娜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志广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心房颤动 脑卒中 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类型 左心房内径 甲状腺功能 

摘      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目前在临床上最严重且最常见的的快速心房电活动紊乱。据统计当今世界总人口患病率高达0.08%-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当发生心房颤动时,心房由于颤动失去了有效收缩节律,进而导致泵血功能下降或丧失,排血量减少可高达25%以上。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出现心房纤维化、淀粉沉积,心房结构重构,进而出现心房增大。随着心房增大及血液淤积,局部形成涡流,内皮细胞的损伤,激发一系列的凝血机制,进而促进血栓形成,一旦左心房血栓脱落导致的体循环栓塞,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栓塞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是极高的。据统计大约近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心源性栓子脱离所致,并且已是明确研究得出的。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左心房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左心房内径的大小与血栓形成密不可分。CHA2DS2-VASc是作为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的风险评估,是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p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指南强烈推荐的,但其预测存在一定会局限性的,价值处于中等地位。有大量研究发现目前存在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及左心房内径可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作为脑卒中危险分层新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掌握所致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提出更为系统及合理的临床思路。因此,本文就有关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做探讨,重点分析左心房内径在内的以及其他临床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更好的预防心房颤动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共136例,根据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A组非卒中组,66例,B组卒中组,7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疾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类型等;辅助检查资料:心脏超声、血液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对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甲状腺功能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筛选出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卒中组患者的高血压、性别、年龄水平明显高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一般资料中合并高血压病史是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以上因素并制定合理方案以更好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2心脏超声指标左心房内径增大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给与积极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3心房颤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明显关系。4血液生化指标: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5 TSH及FT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TSH及FT4有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