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CD11b、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收藏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CD11b、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CD11b、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     者:郭志祥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葛圣林;周汝元;葛建军;林敏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风湿性瓣膜病 心房颤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D11b 免疫组织化学 

摘      要:背景与目的心房颤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AF的发生与维持机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近几年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其发生和维持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显示,非甾体类和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显著降低AF的发生率,提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房肌的炎症反应有关系。而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11b(CD11b)、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CD11b、IL-6和TNF-α在窦性心律及伴有慢性心房颤动(AF)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心肌中基因表达的改变,来探讨各指标与AF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选择36例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窦性心律组12例,慢性房颤组24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于右心房打开后、体外循环插管前,获取其右心耳心肌标本组织,部分组织迅速置入液氮中,然后转入-80℃冰箱保存待测,余下组织以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CD11b、IL-6和TNF-α的mRN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检查评价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1.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慢性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心房肌细胞组织, IL-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12)、87.5%(21/24),其表达积分分别为2.10±0.75分、0.81±0.81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合表达强度,2组心肌组织的IL-6表达强度亦存在显著差异(P0.001);用RT-PCR技术检测,可于420bp处见清晰的扩增条带,表达强度分别为1.47±0.47、0.74±0.23,两两比较,表达强度亦有显著差异(P0.001)。 2.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查慢性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心房肌细胞组织,TNF-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2/12)、87.5%(21/24),其表达积分分别为2.32±0.81分、1.15±0.70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合表达强度,2组心肌组织的TNF-α表达强度亦存在显著差异(P0.001);用RT-PCR技术检测,可于325bp处见清晰的扩增条带,表达强度分别为1.72±0.97、0.74±0.28,两两比较,表达强度亦有显著差异(P0.001)。 3.用RT-PCR技术检测慢性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心房肌细胞组织中CD11b表达,可于450bp处见清晰的扩增条带,表达强度分别为1.49±0.35vs0.75±0.28,两两比较,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P0.001)。 结论1.风湿性瓣膜病慢性房颤组心房组织IL-6和TNF-α蛋白质表达程度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CD11b、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11b、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AF发生发展的过程,炎症反应可能是AF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11b、IL-6和TNF-α基因表达的增强可能是AF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阻止其过度激活、增加其灭活可能会延缓或阻碍AF的进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重要的新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