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表观弥散系数在2~12岁常规颅脑MRI正常的智力障碍/全面发... 收藏

表观弥散系数在2~12岁常规颅脑MRI正常的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children aged 2-12 yea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 who have normal conventional brain MRI findings

作     者:李林 赵建设 高在芬 马常友 董春华 张洪伟 LI Lin;ZHAO Jian-She;GAO Zai-Fen;MA Chang-You;DONG Chun-Hua;ZHANG Hong-Wei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济南250022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山东济南250022 

出 版 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年 卷 期:2019年第21卷第6期

页      面:541-5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智力障碍 全面发育迟缓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儿童 

摘      要:目的 探讨快速自旋回波弥散加权成像(TSE-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2~12岁常规颅脑MRI正常的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ID/GD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ID/GDD诊断标准且常规颅脑MRI正常的578例患儿及同年龄段375例正常儿童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颅脑TSE-DWI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分析正常对照组儿童各脑区不同年龄亚组、各年龄亚组不同ID/GDD程度患儿各脑区ADC值差异,社会适应行为评分(ABAS-Ⅱ)对ID/GDD患儿各脑区ADC值的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额颞叶白质、胼胝体、内囊、半卵圆中心、小脑齿状核、视放射、丘脑、豆状核及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升高而降低(P0.05)。各年龄组ID/GDD患儿深、浅部白质,深部灰质核团及浅部灰质4岁~组ADC值随ID/GDD程度升高而升高(P0.05)。深、浅部白质及深部灰质核团,各ID/GDD组ADC值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P0.05)。ID/GDD患儿ADC值随ABAS-Ⅱ评分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 ADC能反映常规颅脑MRI正常ID/GDD患儿各脑区细微结构变化,对社会适应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为ID/GDD患儿定量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