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繁化”之成因
出 版 物:《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1991年第13卷第4期
页 面:62-67页
核心收录:
主 题:繁化 声韵调 君子于役 宜其室家 关睢 杜子美 王绰 柏舟 三百篇 薄言
摘 要: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借助于音和义的结合体一词(字是词的物象符号),再按一定思维方式组成句子来传递信息的。义、音、字可称为语言的小三要素,其中“义的变化最活跃,呈繁化状态,作为词形的“音,在声韵调方面虽有分合交叉,而作为符号的字则又呈由古文而篆文而辣楷的简化趋势。因此便形成一音多词(义)、古今音异、一字多义多音等现象。小三要素的这种既统一又各异的现象,必然反映到由它作为材料而构成的句子中。由哺乳至成人学用本民族语言,并运用它来表情达意,尽管人皆能之,但其表达传递的效果却不同。就汉语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汉语言本身的演变规律,可以说呈现出既力求简洁、又必然繁纷,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而繁化的趋势,则是其主流和大势。许慎《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而《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