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社区既往感染人群长新冠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 版 物:《上海预防医学》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上海市人群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研究”(2023YFC0872600)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学科(GWVI-11.1-25)
主 题:长新冠 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疲劳 注意力障碍 咳嗽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上海两社区内2022年3-6月期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群,分析长新冠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6410名在急性期感染后335天(IQR:314-344)内经历长新冠症状的患者。研究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分析了长新冠症状的发生率、常见症状及其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疾病病史、行为因素等之间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影响长新冠症状的主要因素。结果:在研究样本中,长新冠的总体发生率为13.9%。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注意力障碍、咳嗽等。患有基础疾病、有过敏史、吸烟、急性期症状数量更多、急性期症状更严重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更易出现长新冠症状;此外,饮酒者更容易出现客观类长新冠症状;在50岁人群中,女性更容易出现客观类长新冠症状。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长新冠症状的多样性及其与基础疾病、过敏史、急性期严重程度等的关联,表明了对长新冠的进一步研究和监测的必要性。这些结果有助于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