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大黄煎服方式探析
Discussion on the decoction and dosing methods of rhubarb root and rhizome in classical prescriptions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出 版 物:《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48卷第1期
页 面:48-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1190062620029)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索经方中大黄的煎煮及服用方式,为临床应用大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整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大黄的相关经方,分析其煎服方式与病证之间的关系。经方中大黄的煎煮方式可以分为同煎、后下、其他方式(麻沸汤渍、井花水煮及丸剂)3类。入血分或欲缓者宜同煎,欲速且入气分者宜后下,欲轻扬宜麻沸汤渍,平肝阳宜井花水煮,病久势缓者宜丸剂。服法包括顿服、两次服药、三次服药、饭前服及未明确说明5类。邪气盛而正不虚的急危重症选择顿服;胃肠疾病一般选择两次服药;为达到药力缓和、作用持久则选择三次服药;病在心腹下者,选择饭前服。临床应用大黄需根据病位、病势、患者体质及服药后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煎煮及服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