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收藏

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作     者:薛璐 王琳琳 XUE Lu;WANG Linlin

作者机构: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三病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出 版 物:《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年 卷 期:2024年第31卷第17期

页      面:1094-110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淋巴结转移 综述文献 

摘      要:目的 全面回顾和综述基于影像组学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应用进展,为未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运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以“非小细胞肺癌、影像组学、淋巴结转移为中文关键词,“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adiomics、lymph node metastasi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19-01-01-2023-11-0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影像组学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1)数据陈旧的相关研究;(2)质量差的文献。共纳入文献60篇。结果 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无创技术逐渐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在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中同样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磁共振成像(MRI)和PET/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NSCLC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已取得部分成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将影像组学特征与基因、蛋白和代谢信息以及临床数据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但需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流程,促进影像组学技术与医学多学科有效融合,并通过大样本外部验证获得稳定的输出结果,为NSCLC患者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结论 影像组学在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及标准化流程提高其泛化性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