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文学终结论——以保罗·利科为中心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出 版 物:《江西社会科学》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5期
页 面:142-15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摘 要:20世纪下半叶,媒介变迁冲击了文学形式,理论与现实的复杂交织促成了文学终结论的诞生。到了21世纪,人工智能介入写作,引发了创作主体性的真正危机。在这样的语境下,保罗·利科对文学终结论的阐述,为捍卫文学的合法存在提供了新的思路。他悬置了创作主体的位置,把文学的具体变化归于叙事的情节编排与三重摹仿活动的相互交织,主体在情节与行动的一致性中认识与理解自我。深层意义与表层结构共同构成文学作品的风格与形式,相似风格的分类构成文学史书写,伴随着形式和风格彻底被颠覆而失去效力,这种是传统文学史叙事的终结,并非文学的终结。利科通过更新情节、摹仿和行动等概念的含义,一方面恢复了文学的本质,另一方面塑造了新的传统,形成了真正的文学史,使文学产生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利科扬弃了法国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观念,缓和了媒介取代叙事、人工智能取代主体的趋势,重新把文学和人置于积极的动态的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