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疗... 收藏

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安全性分析

Imaging features of severe unilateral transverse sinus and sigmoid sinus thromboses an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m

作     者:李腾飞 田奇 史帅龙 杨杰 王晔 陈振 冉云彩 文宝红 郭栋 水少锋 韩新巍 李晓 马骥 Li Tengfei;Tian Qi;Shi Shuailong;Yang Jie;Wang Ye;Chen Zhen;Ran Yuncai;Wen Baohong;Guo Dong;Shui Shaofeng;Han Xinwei;Li Xiao;Ma Ji

作者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郑州450052 

出 版 物:《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3卷第1期

页      面:42-4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培养项目(YXKC2022029)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4A320038) 

主  题: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横窦 乙状窦 血管内介入治疗 影像学特征 

摘      要:目的:总结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估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7例以颅内高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依据患者手术前后闭塞静脉窦内血流复通、压力降低程度及神经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近期疗效,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术后临床随访及6~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价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结果:(1)术前头颅MRI和(或)CT显示患者脑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以患侧为著,同时闭塞的横窦、乙状窦内可见混杂信号/密度影,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静脉性脑梗死或梗死后脑出血表现;MRV、CTV和DSA显示患侧横窦、乙状窦显影较差或完全闭塞而对侧显影正常,闭塞的静脉窦机械开通后其内可见明显的血栓充盈缺损影。(2)术后所有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内血流均得到复通,闭塞段压力梯度差由术前的(16.6±3.3) mmHg降至术后的(2.8±0.8) mmHg。出院前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30例、1分5例、2分1例和3分1例],2例患者遗留单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分别为Ⅲ级和Ⅳ级)。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9.6±3.0)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无新发神经系统相关症状(mRS评分0分30例、1分6例、2分1例)。34例患者获得MRV或DSA随访,28例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完全再通,6例患者部分再通,均未见明显狭窄或闭塞复发。结论: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可致局部颅内静脉内血液瘀滞,进而引起静脉窦区域性压力增高,表现为单侧脑组织肿胀甚至静脉性脑梗死或梗死后脑出血等影像学改变。早期诊断并积极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