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八公山腐乳工业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 收藏

八公山腐乳工业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规律

Changes of biogenic amine in Bagongshan sufu during fermentation

作     者:尹琳琳 仝倩倩 谭雨晴 陈志娜 刘雪婷 伍国庆 YIN Linlin;TONG Qianqian;TAN Yuqing;CHEN Zhina;LIU Xueting;WU Guoqing

作者机构: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38 

出 版 物:《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年 卷 期:2023年第49卷第10期

页      面:162-16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3202[工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08085QC146) 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重点项目(gxyqZD2022075)。 

主  题:腐乳 工业发酵 生物胺 变化 相关性 

摘      要:为探究八公山腐乳在工业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变化,对各发酵阶段的生物胺、游离氨基酸、主要理化指标(氨基态氮、总酸、pH、食盐和水分)以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进行检测,并分析生物胺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腐乳样本中共检测到组胺、腐胺、亚精胺、尸胺和酪胺5种生物胺,发酵过程中总生物胺呈先升后降趋势,含量为54.05~641.03 mg/kg,以组胺为主。氨基态氮和总酸在发酵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到后发酵中期趋于稳定。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为腐乳主要游离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升降交替变化。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在腐乳前发酵及盐坯阶段均有显著变化,均在盐坯阶段显著降低(P0.05),后发酵阶段细菌总数呈增加趋势,霉菌/酵母菌数无显著变化。宏基因组分析腐乳中微生物群落结果显示,各发酵阶段共有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优势细菌属为不动杆菌属、乳球菌属;毛霉菌门为优势真菌门,放射毛霉菌属为优势真菌属,其他菌群随发酵进行有明显差异。通过Pearson和冗余分析发现,组胺和总生物胺与氨基态氮和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生物胺与总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各生物胺与相应前体氨基酸相关性较弱。明串珠菌属、乳球菌属与尸胺、酪胺和组胺呈正相关,总状横梗霉属、根霉属与组胺和腐胺均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腐乳中生物胺的有效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