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联合应用PBPK模型和PopPK模型助力儿科用药研发中的剂量... 收藏

联合应用PBPK模型和PopPK模型助力儿科用药研发中的剂量选择:以利伐沙班为例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BPK model and PopPK model in the dose selection of pediatric drug development:an example of rivaroxaban

作     者:简伟哲 陈镕 周田彦 JIAN Wei-zhe;CHEN Rong;ZHOU Tian-yan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系北京100191 

出 版 物:《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57卷第10期

页      面:3157-316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73919) 

主  题: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 儿科药物 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 基于生理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利伐沙班 

摘      要:在儿科用药研发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model-informed drug development,MIDD)在儿科新药研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在指导剂量选择时,MIDD的核心内容包括基于生理的药物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和群体药物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opPK)模型的建立和仿真预测。PBPK模型用于开展临床试验前对儿科剂量进行预测,具有从成人PK外推至儿科PK的能力;PopPK模型用于从儿科临床数据中分析得到药物的PK特征,分析影响药物PK行为的关键协变量,指导个体化儿科用药。这两种模型各有优势与不足,需要在儿科新药研发各个阶段进行联合运用,互相补充,共同为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剂量选择发挥作用。本文以利伐沙班儿科用药研发为例,介绍PBPK模型和PopPK模型在儿科Ⅰ、Ⅱ、Ⅲ期临床试验中设计和验证给药方案的联合应用,为其他儿科用药研发中MIDD的应用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