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法学
    • 3 篇 民族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11 篇 启心郎
  • 3 篇 皇太极
  • 2 篇 笔帖式
  • 2 篇 清初
  • 2 篇 翻译
  • 1 篇 清代
  • 1 篇 官职
  • 1 篇 职责
  • 1 篇 部院
  • 1 篇 民族偏见
  • 1 篇 语音方面
  • 1 篇 满汉
  • 1 篇 李自成
  • 1 篇 民族融合
  • 1 篇 清朝
  • 1 篇 汉语音
  • 1 篇 满洲 early qin...
  • 1 篇 满清政权
  • 1 篇 官制
  • 1 篇 第四贝勒

机构

  • 1 篇 黑龙江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1 篇 东北大学
  • 1 篇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
  • 1 篇 红河学院
  • 1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 篇 内蒙古大学

作者

  • 2 篇 沈一民
  • 1 篇 王冬芳
  • 1 篇 穆崟臣
  • 1 篇 雷蒙
  • 1 篇 金卫国
  • 1 篇 李凤鸣
  • 1 篇 李典蓉
  • 1 篇 完颜雯洁
  • 1 篇 何志虎
  • 1 篇 邢果亮
  • 1 篇 杜强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启心郎"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启心郎与清初政治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06年 第6期 31-36页
作者: 沈一民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启心郎是清初特有的官制,最早设于天聪年间,而其思想根源则来自努尔哈赤时期。至康熙时期,启心郎这一官职被废止。虽然其存在的时间仅四十多年,但它却反映出清初皇权与诸贝勒之间、满洲与汉军之间的尖锐矛盾。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代启心郎研究
清代启心郎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杜强 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启心郎设置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是皇太极专为监督诸贝勒而设的言官。随着皇权(汗权)的不断强大,启心郎的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官,在加强皇权、参与国家事务、进行出使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做...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启心郎与清初政治
收藏 引用
明清史 2007年 第1期 31-36页
作者: 沈一民
启心郎是清初特有的官制,最早设于天聪年间,而其思想根源则来自努尔哈赤时期。至康熙时期,启心郎这一官职被废止。虽然其存在的时间仅四十多年,但它却反映出清初皇权与诸贝勒之间、满洲与汉军之间的尖锐矛盾。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清初“启心郎”官制初探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1988年 第4期 65-70页
作者: 王冬芳
一 “启心郎”是清初分设在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宗人府九个衙门的重要官职。这一独特官职不仅在历代官制中少见,而且也为有清各朝所不取。因此,探讨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生、作用和消失,将对全面了解清初政治有所裨益。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刑科杨雍建等题本档”之发现——兼论“启心郎”与“给事中”清初的地位
收藏 引用
法律史译评 2018年 第1期6卷 201-220页
作者: 李典蓉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一般研究清代法律者,若言职官研究,留于中央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与地方行政衙门如督抚、按察、州县者居多。留给事中地位者较少。例如,研究清代初期的法律制度之专著与论文极多,举法史领域数例代表,如1969年刘景辉《满洲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朝启心郎职责再论
收藏 引用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第6期11卷 15-17,20页
作者: 李凤鸣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210009
启心郎是清代特有的职官,在官方正典中,其法定职责为翻译。本文通过史料辨正,认为启心郎是清初为适应特殊社会形态而设立的特殊官制,是为加强皇权,监察和迪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宗人府等衙门的诸王贝勒的临时性职官。启心郎在权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初翻译群体之发展嬗变
收藏 引用
民族翻译 2024年 第2期 69-74页
作者: 邢果亮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清开国之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朝中设通事、笔帖式、启心郎为翻译。在多民族汇集的清政权中,翻译群体发挥了重要的调和作用,受到统治者重视。顺治、康熙年间,清朝政治体制日益完善,翻译群体逐渐扩大,随着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翻译人才兴衰的历史反思——以清代满汉翻译人才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 2012年 第4期33卷 36-40,127页
作者: 金卫国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基于原始资料和学界研究成果,考述了清代满汉翻译人才的兴衰历程,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明显的阶段性。在重点论述著名翻译家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类翻译人才及其历史贡献。本文认为,满汉翻译人才对满汉民族的交往及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初满洲乌苏氏祁充格事功考论
收藏 引用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2021年 第1期 3-14页
作者: 穆崟臣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满学研究院
祁充格,满洲乌苏氏,生年无考,满洲正白旗人,后改隶镶白旗,“世居瓦尔喀地方,国初来归”①。因其娴习文史,担任文墨工作,充任礼部启心郎,累官至弘文院大学士,翻译汉文化典籍,担纲《明史》《清太宗实录》总裁官,册封为朝鲜正使,主考会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满文中的满汉合成词的存在形式
北方语言论丛
收藏 引用
北方语言论丛 2011年 155-159页
作者: 完颜雯洁 红河学院国际学院
满文中的借词数量较多。满文中的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其次是来自蒙古语、藏语、梵语等。例如:gob(i戈壁)借自蒙古语;gelung(地位较高的和尚)借自藏语;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