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 篇 历史学
    • 27 篇 考古学
    • 9 篇 世界史
    • 2 篇 中国史
  • 11 篇 理学
    • 4 篇 地质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主题

  • 8 篇 仰韶文化
  • 4 篇 郑州
  • 3 篇 龋病
  • 3 篇 汪沟遗址
  • 3 篇 双槐树遗址
  • 2 篇 仰韶文化中晚期
  • 2 篇 仰韶时期
  • 2 篇 花地嘴遗址
  • 2 篇 郑州地区
  • 2 篇 技术
  • 2 篇 西山城址
  • 2 篇 炭化植物遗存
  • 2 篇 涂料
  • 2 篇 孙庄遗址
  • 2 篇 可剥离
  • 2 篇 青台遗址
  • 2 篇 老奶奶庙遗址
  • 1 篇 yangshao culture
  • 1 篇 corona
  • 1 篇 石器类型

机构

  • 29 篇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
  • 12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 3 篇 西南科技大学
  • 2 篇 郑州市文物局
  • 2 篇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篇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
  • 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1 篇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
  • 1 篇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
  • 1 篇 zhengzhou munici...

作者

  • 32 篇 顾万发
  • 11 篇 周亚威
  • 6 篇 吴倩
  • 5 篇 宋国定
  • 4 篇 丁兰坡
  • 4 篇 汪松枝
  • 4 篇 wanfa gu
  • 3 篇 yayi hu
  • 3 篇 任文勋
  • 3 篇 周元林
  • 3 篇 吴超明
  • 3 篇 魏青利
  • 3 篇 王幼平
  • 3 篇 谷兵
  • 3 篇 付万发
  • 2 篇 刘亦方
  • 2 篇 曲彤丽
  • 2 篇 刘拓
  • 2 篇 白倩
  • 2 篇 张晓冉

语言

  • 37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作者=Wanfa GU"
4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The spatial pattern of farm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 during the Peiligang culture period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China
收藏 引用
Science Bulletin 2017年 第23期62卷 1565-1568页
作者: Can Wang Houyuan Lu wanfa gu Naiqin Wu Jianping Zhang Xinxin Zuo Fengjiang Li Daojing Wang Yajie Dong Songzhi Wang Yanfeng Liu Yingjian Bao Yayi Hu Key Laboratory of Cenozoic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Tibetan Plateau Earth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jijing 100101 China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Zhengzho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The Peiligang culture (ca. 7000-5000 cal BC) is the earliest Neo- 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Prehistoric damaging earthquake promoted the decline of"Heluo Ancient State"in Early China
收藏 引用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23年 第5期66卷 1120-1132页
作者: Xiu HU Peng LU Youli LI Duowen MO wanfa gu Qingri LIU Ailun guO Panpan CHEN Hui WANG Yan TIAN Xu WANG Yayi HU Jiqin ZHANG Zhen WANG Quanxing LUO Junjie XU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Institute of Geography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Zhengzhou450052China Zhengzhou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Zhengzhou450000China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10China College of History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China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The emergence of the"Ancient State"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iscourse on human *** on its complex and hierarchical social structure,the Shuanghuaishu site of Henan Province is regarded as an"Ancient sta...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Maternal genetic structure of a neolithic population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21年 第8期48卷 746-750页
作者: Bo Miao Yichen Liu wanfa gu Qingli Wei Qian Wu Wenjun Wang Ming Zhang Manyu Ding Tianyi Wang Juncen Liu Feng Liu Peng Cao Qingyan Dai Ruowei Yang Xiaotian Feng Wanjing Ping Weihong Hou Haibing Yuan Qiaomei Fu Key Laboratory of Vertebrate Evolution and Human Origin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Life and Paleo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4Chin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 Zhengzhou City Zhengzhou 450052China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0049 China College of Cultural Heritage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School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The Yangshao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eolithic cultures in East *** pop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Yangshao culture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were suggested to play a pro...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Early Mixed Farming of Millet and Rice 7800 Years Ago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Region,China
Early Mixed Farming of Millet and Rice 7800 Years Ago in the...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年会
作者: Jianping Zhang Houyuan Lu wanfa gu Naiqin Wu Kunshu Zhou Yayi Hu Yingjun Xin Can Wang Key Laboratory of Cenozoic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Peiligang Culture(9000-7000 *** BP)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region,North China,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millet *** is still unclear,however,if broomcom millet or foxtail millet was the first s...
来源: cnki会议 评论
陶寺天文观象台“天地之中”内涵及相关问题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博 2019年 第6期 32-38页
作者: 顾万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陶寺天文观象台不仅是一座观象设施,同时还具有"天地之中"的性质,呼应天中北极区域和地中昆仑之地。台中心的观测基点呼应当时的极星天龙座α。它不仅用于观测太阳、祭祀太阳、测定节气,还可用于祭祀北辰天神。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河南双槐树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牙齿微磨耗形态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3年 第5期43卷 1417-1428页
作者: 雷帅 郭怡 顾万发 周亚威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浙江杭州310028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以仰韶文化中晚期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34°48′56″N,113°05′12″E)出土的59例人类下颌第一臼齿为研究对象,使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KEYENCE VHX-2000),对牙釉质颊侧面微观磨耗条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并成功获取了每例样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河南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儿童的古病理学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23年 第4期42卷 458-471页
作者: 周亚威 于雅婷 顾万发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郑州450001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450001
本文对双槐树遗址出土的14例儿童骨遗存进行了古病理学研究,探讨了仰韶文化晚期聚落中儿童的死亡年龄、健康情况和生存压力。墓葬I区的9例和II区的5例儿童骨骼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和创伤情况。I区和II区的死亡年龄高峰均为5~10岁。I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显微CT技术助力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演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4年 第27期69卷 4091-4102页
作者: 安婷 张之恒 彭宇 蒋乐平 顾万发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杭州310028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杭州310058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310014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450052
植物印痕是植物考古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往往存在于陶片、红烧土以及泥质塑像等泥土类遗存之中,由植物嵌入泥土中后经燃烧而形成,能够重现植物遗存在“新鲜”状态下的形态,为探讨农业起源、作物驯化、自然环境和生业结构复原以及植物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颅骨形态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21年 第4期40卷 611-627页
作者: 周亚威 张晓冉 顾万发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郑州450001
孙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孙庄村南,是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通过对遗址出土的10例保存基本完整的颅骨进行测量与观察后,得出以下结论:孙庄组的颅面部特征为高颅型与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中等偏大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牙齿磨耗及口腔健康状况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21年 第1期40卷 49-62页
作者: 周亚威 张晓冉 顾万发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郑州450001
对汪沟遗址出土的174例仰韶文化居民的2816枚牙齿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出牙齿的平均磨耗等级和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别指数,统计特殊磨耗、龋齿、骨质隆起在样本中的出现率。结果显示,汪沟组牙齿平均磨耗等级为3.403262级,男性牙齿平均磨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