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对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晓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120403[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04010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主 题:个人教学效能感 理科教育硕士 教育实习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摘 要: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在机制,积极高涨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助于教师强化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表明教育实习作为职前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特殊作用。为进一步深度挖掘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教育实习对理科教育硕士这一特定群体的影响,论文立足于某一特定师范大学的理科教育硕士开展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教育实习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围绕一个主问题展开,即教育实习对理科教育硕士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是否有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聚焦以下子问题开展:(1)理科教育硕士的个人教学效能感的结构为何?如何测量?(2)理科教育硕士的个人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如何?(3)教育实习是否会对理科教育硕士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根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内容:(1)关于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工具编制;(2)实习前后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基本情况调查;(3)教育实习对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教育实习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建构主义和社会认知为理论依据,初步构建个人教学效能感的结构,编制关于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结合访谈内容优化问卷。通过试测对量表题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修订个人教学效能感的结构,形成正式问卷。以Z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五个专业2020级理科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在教育实习前后对同一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从每个专业中抽取两人开展半结构化访谈。收集研究对象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材料,根据实习的具体内容,梳理形成理科教育硕士参加教育实习活动的典型案例。借助EXCEL软件对研究对象参加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运用SPSS 23.0软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了解实习前后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情况。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基于访谈内容和典型案例的影响因素挖掘和归因分析,考察教育实习过程中影响个人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探索通过教育实习提升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理科教育硕士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各分维度效能感发展不均衡。教育实习对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促使各维度效能感发展更加均衡,且在五个维度上呈现显著影响。(2)实习后,个人教学效能感在个人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个人因素无法准确预测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无法仅凭个人因素推断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变化情况。(3)理科教育硕士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在实习模式、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长等层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实习时长对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可能呈现“倒U型趋势。(4)教育实习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个人教学效能感=2.513+0.273(实习学校的重视程度)+0.088(实践导师的指导程度)+0.069(从教意愿的转变)+0.050(上课节数)。此外,师生关系、同伴支持、先前的成功体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育科研活动和反思思维与反思能力等都是教育实习过程中影响理科教育硕士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基于实证的深度分析,从顶层政策设计、高校标准完善、实践基地保障、双师型队伍建设和自身专业发展五方面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加强实习政策顶层设计,肯定实践导师的职业价值和育人效益;出台“基础+特色实习标准,打通高校与实践基地合作体系;构建全方位实践基地保障机制,助力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积累;自觉形成“理论—实践型共同体,深化双导师间的深度合作;激发自身专业成长内在动力,在实践、互助、反思中获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