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管理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基金自述视角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首元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基金绩效 多因子模型 选股能力 择时能力 业绩比较基准
摘 要: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基金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在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试点发展阶段,直到2001年国内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我国基金业才开始步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阶段。截止到2023年2月,基金市场上开放式基金共有9226只,基金净值236689.46亿元。根据投资策略的不同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基金。主动型基金通常更加看重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能力,以期获取超越市场的额外收益,因此更受广大投资者喜爱。但是投资者相关经验有限,所以客观的对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以及基金绩效进行评估十分必要,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基金公司加强管理。本文基于多因子模型的评估方法,研究基金自述中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收益的影响,评估基金是否能够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判断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过程中是否遵守基金合同,保持稳定的投资风格。同时文章结合了 T-M模型,对基金经理的专业管理能力即择时选股能力进行评价。考虑到在研究期间会出现基金经理更替的问题,为此建立了互斥完备的基金经理(组合)虚拟变量组来评估不同时期、不同经理在任时的基金业绩表现。相较于以往的多因子评估模型,本文选取了新的角度进行研究。传统多因子模型考虑到市场因子、规模因子、价值因子以及动量因子,鲜有研究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与基金具有相同投资风格的组合,代表了基金追求的最低目标,因此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影响基金绩效水平的因子来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A基金公司35只主动型基金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区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共五年。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样本基金在不同时期不同基金经理在任时,能够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的占比50%左右,虽没有达到较高的比例,但也表现适中。关于基金经理个人管理能力的评价上,有相当大比重的基金经理具有选股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表现显著的基金经理仅占40.30%;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占比仅为1.49%,这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给证券市场带来波动而导致基金经理在投资时机预测方面难度增加,使其在该方面的表现有所欠缺。最后,关于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收益的影响方面。大部分基金受股票市场影响显著,这与业绩比较基准一致;但是,债券指数对大部分基金的绩效影响不够明显。并且大部分基金经理没能严格按照业绩比较基准对资金进行配比投资,或多或少的存在增加或降低杠杆的行为。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基金经理择时能力不够显著的问题,建议加大市场透明度,便于基金经理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另外基金经理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对于基金投资风格偏离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基金公司要加强内部管理,同时外部监管机构也要做到适度监督,避免发生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