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概念史视角下科技术语“几何”在明朝的翻译研究 收藏
概念史视角下科技术语“几何”在明朝的翻译研究

概念史视角下科技术语“几何”在明朝的翻译研究

作     者:李昊明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蓝红军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几何 概念史 翻译研究 《几何原本》 

摘      要:明清之际的翻译高潮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蕴含新颖概念的术语,其中的科技术语或引进新的学科、或在已有学科中引进新的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学士徐光启创造和借用了大量术语来传达其中的崭新思想,其中的“几何尤其具有代表性。该词作为《几何原本》的标题,一直受到翻译史和数学史的重视,就其对应的外语译词进行了许多探讨。但以往学者的关注焦点多局限在《几何原本》之上,且仅通过译本对比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作为新兴的史学研究范式,概念史以概念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概念的生发与演变过程。建基于该视角,本文探讨“几何一词在明朝引入、意义确立以及演变过程,力图突破学界已有的局限、提供新的论证思路和结论。奠基于科赛克勒和孙江的理论框架,综合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并通过比对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译者的相关译作以及语料库数据,作者描述了“几何一词在中国的引入过程,分析了该词在《几何原本》内的意义、以及其衍生词在相关文本中的内涵。本文发现:(1)在《天主实义》一书中利玛窦引入了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其用意是引入一套与程朱理学所不同的本体论。其中之一的范畴“数量便翻译为几何,这一做法得到了同时期其他传教士译者如艾儒略和傅凡际的认可。同时,几何作为数量的译词,是当时西方数学学科分类的核心对象,随着对西方学科体系的介绍进入中国。(2)在第一版《几何原本》中,几何作为连续量和离散量的上义词,继承了“数量的含义,而后两者则分别译为“度和“数。为了延伸第五卷的适用范围,利玛窦改变了《几何原本》的行文结构,将原文中仅仅用于“度的比例部分延伸到了“数。(3)从几何的衍生词进行判断,无论是《几何原本》的引言还是其他传教士译者的译作,都可以看出几何一词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唯一的例外是汤若望,其笔下的几何概念仅仅局限在连续量。本文通过对几何一词的历史溯源和综合分析,从概念史视角分析了其在明朝时期概念引入、内涵确立和语义演变的过程,希望对翻译史研究以及概念史在翻译史当中的运用能有借鉴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