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垂盆草苷对吉富罗非鱼脂肪肝的治疗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收藏
垂盆草苷对吉富罗非鱼脂肪肝的治疗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垂盆草苷对吉富罗非鱼脂肪肝的治疗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作     者:左腾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凯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906[农学-兽医学] 09[农学] 

主      题:罗非鱼 垂盆草苷 脂肪肝 治疗 PPARs 

摘      要:1.罗非鱼肝脏脂肪病变过程研究及模型建立为研究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脂肪样变过程以及脂肪肝模型建立,将初始体重为(3.67±0.72)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低脂组和高脂组,每组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60尾,试验8周。每两周各组随机捕捞15尾解剖,观察试验鱼肝脏脂肪样变程度及病理学变化,检测肝脏脂质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随试验时间延长,高脂组肝脏发生了从鲜红至黄/白色再到褐色的颜色转变;HE染色显示,高脂组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增大,2周时出现空泡,4周出现Mallory小体和细胞核消失的现象;6~8周核染色较深且出现核固缩坏死现象,核消失细胞和枯否细胞数增多。体质量增长率、体质量特定增长率、体长增长率变化趋势逐渐变缓,其中高脂组体长特定增长率变化不显著(P0.05);肝脏、脾脏系数随试验时间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P0.05),高脂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低脂组(P0.05);剖检结果均显示,治疗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垂盆草苷添加水平为200 mg/kg时,肝脏恢复效果最佳;HE染色显示结果也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肝细胞均有一定的恢复,细胞结构清晰,当添加水平为50mg/kg时有细胞浸润、核偏移和大量空泡,100、150mg/kg时空泡减少,200mg/kg肝细胞恢复效果最佳。生化指标显示,垂盆草苷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当垂盆草苷添加水平小于150 mg/kg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HL+S-200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P0.05);血清中溶菌酶含量随垂盆草苷添加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P0.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肝脏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含量随垂盆草苷添加水平增大而降低;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大(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垂盆草苷对罗非鱼脂肪肝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罗非鱼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血清、肝脏脂肪水平,饲料中垂盆草苷添加水平在100~150 mg/kg之间对罗非鱼生长最为适宜。3.药物治疗下PPARs对罗非鱼肝脏脂肪代谢的调控为研究垂盆草苷治疗下PPARs对NAFLD试验鱼肝脏脂肪代谢的调控及其肝脏基因的表达,检测血清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指标、细胞因子以及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采用RT-PCR技术测定肝脏抗中相关脂肪代谢酶、抗氧化酶和PPARs基因相对表达。结果表明:血清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及其肝脏基因表达随垂盆草苷添加水平增大变化显著(P0.05),HL+S-100和HL+S-150两组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高于HLCG组,其中HL+S-100组最高(P0.05),其m RNA表达上调;肉碱酰基转移酶活性随垂盆草苷剂量增大而增大(P0.05);当垂盆草苷添加水平为150 mg/kg时,烯酰辅酶A水合酶短链1和脂酶活性最高(P0.05),其肝脏中基因表达量上调;治疗组脂蛋白酯酶活性高于HLCG组(P0.05),但基因表达较HLCG组下调。肝脏中脂肪酶含量显著增大(P0.05);垂盆草苷水平为150 mg/kg时,肝脏中蛋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