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缓解期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比较研究 收藏
缓解期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比较研究

缓解期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的比较研究

作     者:周俭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汤艳清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重性抑郁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脑网络分析 弥散张量成像 

摘      要: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和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在缓解期和抑郁期都存在鉴别诊断的困难。而抑郁发作可能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存在潜在影响,既往的研究表明白质微结构可以发现MDD和BD之间的差异,但是既往研究并未排除抑郁发作对研究的影响。因此,为了排除抑郁发作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拟对处于缓解期的MDD和BD患者进行研究,以期发现MDD和BD特异性的脑白质改变,进而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纳入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MDD和BD诊断标准的33名缓解期重性抑郁障碍(remit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 MDD)患者、54名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remitted Bipolar Disorder,r BD)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对所有被试进行了人口学资料的采集并且对患者组进行了临床资料的采集。同时采集了所有被试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图像。本研究使用全局和节点拓扑属性来描述全脑白质网络的改变。通过PANDA软件完成对DTI数据的预处理并应用确定性纤维追踪的方法在PANDA软件中构建全脑白质网络,另通过GRETNA软件进行白质网络拓扑属性值的计算,最后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三组被试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组被试的全局和节点拓扑属性。结果:三组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发现全局网络效率和局部网络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三组在颞叶、枕叶和皮层下区域的节点中心度、节点效率和节点最短路径长度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P0.005)。事后分析表明:(1)与HCs组相比,r MDD组表现出全局网络效率和局部网络效率的升高,而在r BD组和HCs组之间全局属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r BD组和HCs组相比,r MDD组在右侧距状裂、右侧楔叶、左侧舌回和左侧枕中回四个脑区均表现出节点中心度和节点效率的升高以及节点最短路径长度的降低。而在上述四个脑区,未发现r BD组存在任何节点拓扑属性的改变。(3)与HCs组相比,r MDD组和r BD组表现出共同的在左侧苍白球和左侧颞下回存在节点中心度的增加以及在左侧颞下回存在节点效率的增加。结论:r MDD组表现出全局属性特异性的改变,同时,r MDD组在右侧距状裂、右侧楔叶、左侧舌回和左侧枕中回四个脑区表现出节点拓扑属性特异性的改变,而r BD组并未表现出全局属性和上述四个脑区节点属性的改变。这可能是两种疾病在缓解期鉴别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记物。本研究还发现了r MDD和r BD在左侧颞下回和左侧苍白球共同的节点属性的改变,这可能是两种疾病在缓解期共同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