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流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逻辑阐释及效应分析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曹煜玲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大量农业人口由农村、农业转入城镇和非农产业进行工作生活,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变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能够很好的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及现代化发展,对于民生改善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自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议题获得学术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包含突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完成职业、身份和地域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自身社会权利和角色意识的转化和心理层面的认同。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已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渴望获得城市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政治参与权利。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源流理论为框架,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逻辑及其效应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阐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内在机理,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阐释了多源流理论的核心概念,对该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政治制度场域进行了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归类为“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种。其中,“问题源流包括社会指标、焦点事件、信息反馈三个组成部分;“政策源流包括政府部门顶层制度设计、研究人员的政策建议、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的基本诉求三个组成部分;“政治源流则由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连续性和农业转移人口情绪累积形成的。当开启“政策之窗这一中介时,三股源流会在政策企业家这一角色的推动下相互融合,促使备选方案进入政策议程,并最终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此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彼此作用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产生源头之一,其蕴含着深刻民生逻辑、政治逻辑和渐进式改革逻辑。本文对《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9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2—2019年)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2019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特征、经济生活、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社会融合情况五个一级指标,并设置多个二级和三级指标,以此构建评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政策影响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经济市民化、公共服务市民化、权益保障市民化和社会融合市民化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在就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和社会融合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新时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议程应着重关注就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和社会融合问题。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多源流理论,从问题识别、政策建议和议程建立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以期克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