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研究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景峰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 0601[历史学-考古学] 13[艺术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6[历史学]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摘 要: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各地建造寺庙、造像、写经蔚然成风,青州自然也不例外,驼山、云门山石窟便开凿于此时期并形成规模。根据调查,驼山石窟现存四个窟、一个大龛及一处摩崖造像,共有造像740余身;云门山石窟有两个大龛及三个小窟,各类造像270余身。作为隋唐时期山东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对其进行系统调查与研究是必要的。根据各窟时代特征,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风格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融合、吸收了不同朝代造像的特点,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像特征。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汲取了北齐、北周以及南朝造像风格,并在这个过程中融合统一,随后在隋代向着健壮、浑圆的特点演变,最终发展为唐代造像丰腴的风格。就造像题材而言,隋唐青州地区以弥陀为主,弥勒、观世音次之。这说明此时弥陀信仰兴盛,改变了北朝弥勒盛行的突出特点,与其他地区特征一致。这一转变与弥勒和弥陀净土的时空差异、往生净土的难易程度、统治者的态度以及高僧大德的推动等有密切关系。本文重点对菩萨天衣、题记、小型造像以及驼山第4窟图像等内容进行考证,认为横于身前两道样式的天衣应是在北朝新样U形天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能最早出现在山东境内,随着文化交流影响到陕甘地区,最终成为隋唐时期的主要样式;造像记既反映出隋唐发愿对象程式化的特点,又表现出佛陀名称转化滞后的个性;驼山、云门山石窟窟壁小型造像并非都是“千佛图像,其中驼山第2窟及第3龛是长期形成的数量庞大的佛像群体,反映出各时期民众造像的情况;最后,驼山第4窟正壁右上为维摩诘与文殊图像,其中维摩诘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图像相似,在这里,维摩诘图像起到增益净土以及联系释迦与弥勒的媒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