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内支阻滞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的临床研究 收藏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内支阻滞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内支阻滞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的临床研究

作     者:何妹仪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柳垂亮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主      题:超声引导 喉上神经阻滞 术后咽喉痛 全身麻醉 

摘      要:目的:通过对比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internal branch of bilateral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block,ibSLN)与雾化吸入治疗对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的治疗效果,探索全身麻醉拔管后POST的更有效治疗方式,为POST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拔管后出现中到重度咽喉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Ⅰ级,年龄180岁,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L组)及喉上神经阻滞组(S组),n=30。L组:2%利多卡因100 mg+布地奈德混悬液1mg,用生理盐水配至10ml雾化吸入(氧流量8 L/min,口含式雾化吸入15分钟)。S组:用63MHz高频线阵探头行超声引导下采用2%利多卡因60 mg(3ml)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每侧各30mg,1.5ml)。记录两组治疗前即刻(T)、治疗后10 min(T)、30 min(T)、1h(T)、2 h(T)、4 h(T)、8 h(T)、24h(T)、48h(T)咽喉疼痛的VAS评分、咽喉疼痛分级及镇痛显著有效率;记录T的MAP、HR及SPO;治疗30分钟后当VAS≥4分者予氟比洛酚酯50mg静推补救镇痛,并记录48h内总用量。观察并记录两组饮水呛咳、反流误吸、新发声嘶、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S组T咽喉疼痛VAS评分、咽喉疼痛分级明显小于L组(P0.01),镇痛显著有效率S组在T时高于L组(P0.05);S组于T时HR低于L组(P0.05),MAP于T时低于L组(P0.05);满意度评分S组高于L组(P0.05),S组有1例(占比3%)需要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治疗1次,L组有9例(占比30%)治疗后仍需要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来缓解疼痛,S组有1例出现阻滞后咽喉部麻木不适2小时,1例出现咳痰无力,两组均未见饮水呛咳、反流误吸、新发声嘶、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可有效地治疗全身麻醉拔管后POST,镇痛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激素复合局麻药雾化吸入,为治疗POST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