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政治象征的意义结构分析——以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例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义德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不断加强理论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创新文化宣传和思想教育的手段。对于红色政治象征的塑造和利用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政治象征理论的研究中,从政治文化的不同层次逐步剖析象征体的意义结构尚不多见,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政治文化的一般规律,试探性地分析红色政治象征的意义结构。首先,本文将从空间、人物、器物、文本四个方面介绍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整体设计,并借此介绍红色政治象征多义性的具体表现。随后,本文将尝试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域下分析红色政治象征问题,探究权力主体为何要构建红色政治象征,并结合政治文化的结构性规律,从基础性意义、结构性意义、本质意义三个层次分析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意义结构。在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本质意义必然与政治权力相连,意义的发掘、建构和赋予都离不开权力主体的支持和参与。作为红色政治象征的意义框架,其结构性意义必然会受到当今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限定。而对于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红色政治象征,其最基本的功能是直观地反映历史事实、引导大众情感,因而其最基本的象征意义必然与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有关。本文试图从以上三个层次出发,借助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这一案例,分析和总结红色政治象征的意义结构,并根据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文化和政治权力间的关系,探索意义结构间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关系,以期对中国本土背景下政治象征理论做一些新探索和新思考。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作为一种策略选择,政治象征策略将发挥出巨大的实践价值。在对红色政治象征物的塑造和应用过程中,权威机构应当依循政治象征的意义结构来开展工作,具体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文化取向;坚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