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管斌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105[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3[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主 题: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信息披露 冷静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多个领域形成冲击,并向金融业的核心领域开疆扩土。然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反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工作的开展,面对良莠不齐的金融产品和鱼目混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都受到侵害。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消费者所面临的风险问题,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和保护措施,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提出了若干构想和建议。第一部分是对当下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做出简要介绍,指出互联网金融由于相关立法和监管的缺失而产生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遭受到不法侵害,同时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探讨和研究进行了综合梳理。第二部分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长尾理论、金融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和普惠金融理论,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分类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以及网上银行分别进行详细介绍并指出当前这几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的角度出发,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进行法律界定,全面探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特点;从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平等几个角度论证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紧迫性。第三部分立足于分析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所面临风险并进行论述。首先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几项重要合法权益: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面临的问题及当前的保护现状。其次,就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分类分析,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金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来探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美国、英国、日本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和监管现状进行阐述,将从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这三个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模式进行分类谈论。第五部分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建议。从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补金融消费者的界定、建立合格投资者准入制度、确定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有针对性的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