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对抑制我国经济过热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关山雁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摘 要:存款准备金是否是一项有效的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我国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从2004年4月开始我国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从此时进入到了一个更快的发展阶段,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安排的不合理,对外贸易的连年顺差以及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非常的不稳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了回收流动性和防止我国的经济过热,近些年来央行频繁的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仅仅2011年上半年就已经7次上调了该比率,每次上调的幅度为0.5%。长久以来,被我国频繁使用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否应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货币政策众说纷纭,但是世界上普遍的大趋势为削弱存款准备金作为经常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取消存款准备金或者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代替存款准备金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我国却坚决的使用存款准备金。所以,现阶段研究探讨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及其政策的有效性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清存款准备金作用效果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最终达到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方向。 本文在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作为文章的绪论先介绍了选题依据和背景,简单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热问题,然后论述了现阶段研究存款准备金的政策效应的现实意义,最后对国内外对于存款准备金及其相关知识的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综述。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新一轮经济过热的现状,根据现有的经济指标和以经济过热相应的评价体系确定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过热的现象,着重分析其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潜在危害。 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三章侧重于从理论方面论述为什么在我国要和国际大趋势“背道而驰,坚持且频繁的使用存款准备金这项被称为“巨斧的货币政策工具。第四章则是文章的核心。根据主流的经济学观点,法定准备金的作用机制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实际的宏观经济变量,在这章,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法定准备金率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很小。其次,运用计量方法论证了货币供应量与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结论:把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是比较合理的,然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却是缺乏效率的,这将大大削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五章,根据实证分析得出了结论,论述了现如今影响存款准备金这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