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川崎病多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2.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封堵... 收藏
1.川崎病多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2.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封堵器的...

1.川崎病多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2.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封堵器的选择及疗效

作     者:郭鹏飞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易岂建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主      题:川崎病 多系统损害 冠状动脉损害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 疗效 儿童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川崎病( KD )多系统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损害( CAL )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对KD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确定受累系统及CAL。 结果:522例KD患儿中,男315例,女207例,男女之比为1.52 : 1;年龄2月12岁,年龄中位数为2.6岁。 5岁的KD患儿460例,占88.1 %;发病季节以4 8月份多发。KD各系统受累情况:心血管系统396例( 75.9 % )、血液系统323例( 61.9 % )、消化系统186例( 35.6 % )、泌尿系统132例( 25.3 % )、呼吸系统77例( 14.8 % )、中枢神经系统16例( 3.1 % )、四肢关节8例( 1.5 % )。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四肢关节受损害时,伴发CAL的百分率分别为89.4 %、87.5 %、71.2 %、70.4 %、68.8 %、68.7 %、37.5 %;同时2个系统受累时伴发CAL为74.3 %,3个系统受累时伴发CAL为81.3 %,4个及以上系统受累时伴发CAL为83.1 %。 结论:KD可发生全身多系统损害;以发生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伴发CAL的发生率高;随着受累系统的增加,CAL的发生率亦增高。 目的:探讨儿童室间隔缺损( VSD )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封堵器的选择及疗效。 方法:介入治疗2004年5月2007年7月150例VSD患儿,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 )确诊膜部VSD 143例,嵴内型VSD 4例,主动脉瓣下型VSD 3例;封堵后即刻TTE及左室造影观察封堵效果;术后24 h,1、3、6、12月复查TTE和心电图( ECG ),以后每年随访1次。 结果:126例VSD患儿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84 %;应用对称型膜部VSD封堵器114例,偏心型膜部VSD封堵器9例,小腰大边型膜部VSD封堵器3例。术后2例患儿存在少量残余分流,3个月后随访消失。随访期间,所有随访患儿的封堵器形态、位置正常,且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 结论:根据VSD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封堵器,进行儿童VSD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原则上应选择尽量小、对称的封堵器来封堵VSD,其他类型封堵器(如偏心型膜部VSD封堵器,小腰大边型膜部VSD封堵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选择使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