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静脉系统损害的特征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省梅州5147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 版 物:《现代实用医学》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0年第32卷第11期
页 面:1340-134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81227202051391)
主 题:磁共振静脉成像 结核性脑膜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横窦 乙状窦
摘 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静脉系统损害的相关因素、治疗转归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检验,脑磁共振常规序列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资料。将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的充盈缺损以及深静脉系统不显影定义为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如存在先天发育异常,非优势横窦或乙状窦出现充盈缺损时仅T1、T2以及GRE序列相应部位有异常信号者判定为血栓形成。患者6个月时改良Barthel指数50定义为预后不良。结果共纳入患者88例,5例(5.7%)出现MRV异常其中横窦、乙状窦是最常见受累的部位。单因素分析中仅颅神经损伤与异常MRV相关(P=0.002)。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3例患者MRV异常缓解其中仅1例使用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序贯抗凝治疗;2例患者静脉窦狭窄持续存在。MRV异常与不良预后之间无相关性。结论5%左右的TBM患者可出现静脉窦血栓形成,横窦、乙状窦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MRV异常具有可逆性,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