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警钟为谁而鸣
作者机构:世界某五百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贸易集团
出 版 物:《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China Marketing)
年 卷 期:2008年第29期
页 面:43-49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1[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主 题:奶粉 乳制品 企业 企业管理 包材 乳制品行业 三聚氰胺 蒙牛 乳业 价值链整合 奶源基地 原奶收购 三鹿
摘 要:一项惊人结果在2008年9月16日被国家质检总局公之于众——自9月10日起开始的对婴幼儿奶粉的专项检查发现,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个批次产品中。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此前,这种白色的晶体被认定加入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众多孩子罹患肾结石……随着涉案人员的刑拘、众多高官的落马和众多乳品企业纷纷登台亮相的声明与道歉,事态终将平息。但是,整个事件中,无论是媒体的轮番报道,还是各种视角的分析评论,多是围绕事件的直接责任主体,首先问责于问题企业,再痛责奶农、奶站和牧场经营者,最后民众、媒体和政府部将矛头直指质检和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组织,对上述责任主体不断地进行道德拷问与责任追究,而真正从企业运营与行业环境来分析成因根源的论述极少。然而,从乳业的产业特性与发展历程、战略选择入手,对事件成因与启示加以思考总结,则对我们更具有警示意义和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