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评话 第19章 汗下留邪动膈扰神 变通应用栀子豉汤——栀子豉汤类证的辨治
Discussion of Shanghanlun Sweat Under Leave Evil Moving Diaphragmatic Interrupting God and Adaptation of Gardenia Soup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Gardenia Soup作者机构: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出 版 物:《中医学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3年第28卷第7期
页 面:949-951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编号:2009-0001) 河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编号:496060303)
摘 要:目的:探讨汗下留邪动膈扰神及变通应用栀子豉汤的机理。方法:从《伤寒论》第76条、第77条、第78条、第80条、第81条、第221条、第228条及第378条入手,对栀子豉汤证进行分析。结果:①栀子豉汤证病机相同轻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从虚烦不眠—烦热—热不去,是留邪更多,扰神更重,邪热更深;从心中懊憹—胸中窒—心中结痛,是邪郁渐重,气滞更甚,气机不通。②《伤寒论》中具有攻下作用的丸药只有抵挡丸和大陷胸丸,分别治疗蓄血重证和大结胸证,蓄血证血热互结于下焦,大结胸证水热互结于上焦。蓄血下后,瘀血去热独留,其热应在下焦,本证微烦是邪扰心神,其热必在上焦而不可能在下焦,故栀子干姜汤证是大结胸证以大陷胸丸攻下后所致。③栀子汤类方后均有得吐者,止后服的注脚,吐只是服药后郁热因势宣泄发越得一种表现形式,而非药效使其必然,临床有服后得吐者,绝大部分不会出现服药后呕吐的情况。但得吐者,止后服,结论:应用栀子豉汤可能会出现药后反应,提示服用栀子豉汤类药物用量的度,更重要的是提示栀子豉汤类证的主要病位在上焦,凡病位在上的得吐以后就不要再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