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水资源“农转非”时空异质性及形成机制 收藏

中国水资源“农转非”时空异质性及形成机制

The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China’s water transfer from agriculture to non-agriculture

作     者:胡美娟 李在军 丁正山 周年兴 沈一忱 HU Meijuan;LI Zaijun;DING Zhengshan;ZHOU Nianxing;SHEN Yichen

作者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扬州225009 

出 版 物:《地理研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19年第38卷第6期

页      面:1542-15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635) 

主  题:水资源“农转非” 异质性 重心迁移 形成机制 中国 

摘      要:借助重心迁移、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法研究2003—2015年中国省域水资源 农转非 的时空格局、过程及机制。研究表明:(1)水资源 农转非 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且北方地区总体低于南方地区。(2)水资源 农转非 重心轨迹波动较大,2003—2008年受重庆、青海、云南的引擎拉动呈西南向移动,2008—2015年在西部省份水资源 农转非 减缓,以及辽宁、吉林、北京等水资源 农转非 提升的共同影响下,呈持续东北向迁移。(3)产业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提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生态环境改善是水资源 农转非 主要驱动力,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等因素则制约了非农用水占比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与农业有效节灌率在不同时段对不同等级地区的作用方向与强度呈相反态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