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体内血小板数量与出血危险的关系
作者机构:不详 常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广州血液中心
出 版 物:《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Heanatology))
年 卷 期:2005年第28卷第3期
页 面:280-28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数量 出血危险 人体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无效 凝血因子缺乏 大量出血 危险因素 血管损伤 难治性 预防性 标准
摘 要:血小板从循环中减少有两种机制:衰老和随机减少.机体为了维持血管的完整,每天大约需要7.1×109/L的血小板.这样,临床上病情稳定的病人,如血小板数不≤5×109/L,大量出血通常少见.在血小板计数较高时,出血的危险因素是伴有凝血因子缺乏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管的完整性被破坏的血管损伤和难治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几个大规模的研究证实预防性血小板的输注标准可由过去的血小板计数20×109/L降到10×109/L,甚至有一些研究认为血小板计数为5.0×109/L的输注标准也是可接受的.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标准也将被评估.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预示机体发生出血最有价值信息是病人5天前的出血史,而并非病人的血小板计数.这些资料建议应重视对机体活动性出血进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而不是预防性输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其与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比较,死亡率并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