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联系 建构 超越——从同一节课的三种不同引入方式谈起 收藏

联系 建构 超越——从同一节课的三种不同引入方式谈起

作     者:徐铎厚 

作者机构:山东省沂南县第三中学 

出 版 物:《当代教育科学》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年 卷 期:2005年第21期

页      面:33-33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引入方式 新课程理念 同一 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 学生发展 课程设计者 课程意识 其他学科 教学内容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决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和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耍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更要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理念,才能算是真正理解。“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叶圣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学生发展之间的有效联系,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最近通过听课发现,某些教师在如何处理教材这一问题上尚须一场艰苦的“蜕变,才有可能达到新课程设计者的期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