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主题学”到“隐喻学”——在现代德国文学批评语境中求索文学... 收藏

从“主题学”到“隐喻学”——在现代德国文学批评语境中求索文学与思想之间的关联

From Topology to Metaphorology: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ough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German Literary Criticism

作     者:胡继华 HU Ji-hua

作者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24 

出 版 物:《艺术百家》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年 卷 期:2012年第28卷第3期

页      面:97-106,1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1[艺术学-艺术学理论] 

基  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布鲁门贝格神话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0BWW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主  题:现代艺术 德国 文学批评 主题学 隐喻学 洞穴隐喻 沉船隐喻 

摘      要:文学与思想之关系难题,古已有之。在现代性语境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自觉地凸显了艺术与批评、文学与思想、诗与思之间的巨大张力。库尔提乌斯超越古典罗曼文献学,建构作为一种整体历史视野的主题学,据以从语言出发恢复并展开精神世界的结构。布鲁门贝格将主题学从修辞学和文学史之中解放出来,使之进入哲学人类学的视野,而建构作为基础、导向和范式的隐喻学。布鲁门贝格认为,隐喻以理性不能涵盖的方式,回答那些在原则上无法回答的整体问题,而为本质匮乏的人类导向,增益人类的谋生之道。而绝对隐喻拒绝退出直观形象,坚执地保护着本源的丰富性,而作为文学与思想之间永恒忠实的媒介。洞穴、沉船,是书写在西方经典之中而流布于人类文化历史之中的两个绝对隐喻,以否定的修辞吐露了神话与逻各斯、隐喻和概念之间的盈虚消息。针对文艺复兴以来数百年理性的霸权,布鲁门贝格通过铸造修辞策略而坚守神话(感性论)的特权,同时又通过建构隐喻学而加固了理性(逻各斯)的根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