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造化的身体:自我形塑与中国现代性——郭沫若《天狗》再解读 收藏

造化的身体:自我形塑与中国现代性——郭沫若《天狗》再解读

作     者:米家路 赵凡 

作者机构:美国新泽西学院英文系 美国新泽西学院世界语言与文化系 

出 版 物:《文艺争鸣》 (Contention in Literature and Art)

年 卷 期:2016年第3期

页      面:94-1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郭沫若诗歌 中国现代性 《女神》 自我意识 诗艺 主体性意识 现代性话语 力比多 自我概念 个性主义 

摘      要:如果说自我意识、自我觉醒与自我主体性是界定现代性话语的根本要素,那么,"中国现代性中自我话语的形成轨迹始于何时、何地?"无论我们今天对郭沫若(1892—1978)的人品和作品如何言说,要回到这个问题,郭沫若是无法绕开的诗人。郭沫若最先回应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尽管对他的诗艺以及意识形态立场持疑,但从历史事实的角度依然具有批评上的共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