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例22q13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收藏

两例22q13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Clinical phenotypes and genetic study of 2 cases with 22q13 deletion syndrome

作     者:罗继航 房迪 邱文娟 肖冰 范燕洁 叶军 韩连书 张惠文 余永国 梁黎黎 顾学范 Luo Jihang;Fang Di;Qiu Wenjuan;Xiao Bing;Fan Yanjie;Ye Jun;Han Lianshu;Zhang Huiwen;Yu Yongguo;Liang Lili;Gu Xuefan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小儿内分泌/遗传室200092 

出 版 物:《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年 卷 期:2018年第35卷第3期

页      面:361-3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基  金: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5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216,81170811) 上海市卫生局基金(20124128) 

主  题:发育落后 22q13缺失综合征 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 SHANK3基因 

摘      要:目的明确两例发育落后儿童的遗传学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患儿潜在的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用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患儿1表现为智力及语言发育落后、癫痫、自闭症样行为、轻度面容异常;患儿2主要表现为智力及语言发育落后,无明显面容异常。SNParray分析提示两例患儿在22q13.33区分别存在69kb和587kb的杂合缺失,两个缺失均涉及22q最末端的SHANK3及ACR基因,荧光定量PCR证实两例患儿均存在SHANK3的新发杂合缺失,确诊为22q13缺失综合征。结论SHANK3单倍体剂量不足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SNParray分析可发现染色体微缺失,为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