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收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     者:马丽嫦 沈莹 刘文娟 朱艳梅 娄明 

作者机构: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徐州221009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大内科徐州221009 

出 版 物:《当代护士(下旬刊)》 (Modern Nurse)

年 卷 期:2025年第32卷第1期

页      面:138-14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徐州市科技局面上项目(项目编号:KC23182) 

主  题:慢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肌少症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选取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用回归分析构建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共纳入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患者在年龄、性别、Charlson共病指数、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糖尿病、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握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与糖尿病、体重指数与血红蛋白之间在5%的水平上显著(P0.05),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交叉关系,彼此相对独立。高龄、女性、Charlson共病指数较高、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异常、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握力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发生肌少症(P0.05)。验证组预测肌少症发生的C-index为0.866,95%CI(0.583,0.91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16,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71.3%。结论高龄、女性、Charlson共病指数较高、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异常、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握力低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开展轨迹研究,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动态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护士动态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工具,以期减少肌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