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分叉病变介入诊疗中的操作规范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南京210006
出 版 物:《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Chinese Video Journal of Cardi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7卷第1期
页 面:105-113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81970307 NSFC82100357)
主 题: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心血管不良事件 介入诊疗 分支闭塞 血管内超声 临床事件
摘 要:引言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日常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常见病变,约占日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总量的15%~20%[1]。介入术中伴随分支慢血流和分支闭塞风险,术后有较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PCI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普遍认为应用腔内影像学工具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以带来更好的临床预后[2-3]。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腔内影像学工具对充分理解分叉病变的解剖学特征,指导手术策略的制定,优化支架置入,从而降低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事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分叉病变的定义与分型、腔内影像学工具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腔内影像学工具应用注意事项及图像分析要点等方面制定操作规范,结合典型病例分别对各类分叉病变的处理方法和技术逐一分析,希望有助于心血管临床介入医生更好地使用腔内影像学工具处理分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