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中肠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收藏

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中肠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Effect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on Protective Enzyme 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 in the Midgut of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作     者:张彦丰 王正浩 农向群 曹广春 赵莉 王广君 张泽华 ZHANG Yanfeng;WANG Zhenghao;NONG Xiangqun;CAO Guangchun;ZHAO Li;WANG Guangjun;ZHANG Zehua

作者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农业部锡林郭勒草原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锡林浩特026000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出 版 物:《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年 卷 期:2015年第31卷第6期

页      面:876-88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1AA10A204-1 2012BAD19B0110) 

主  题:绿僵菌 东亚飞蝗 中肠 保护酶 解毒酶 

摘      要:为了明确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东亚飞蝗的致病机制,探讨绿僵菌对东亚飞蝗中肠保护酶系和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东亚飞蝗被绿僵菌侵染后,中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酚氧化酶(PO)、乙酰胆碱酯酶(Ach E)、全酯酶(ESTs)6种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肠保护酶SOD、POD、CA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PO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最后下降的趋势;解毒酶ACh E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ESTs则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5 d时与对照趋于一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飞蝗被绿僵菌侵染后,不同的酶活力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对于揭示绿僵菌的致病机理及寄主对真菌侵染的免疫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