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模型构建 收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模型构建

作     者:高艳霞 潘庆丽 朱成朔 谢威洋 殷遇通 

作者机构:开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出 版 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年 卷 期:2024年

页      面:1801-180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21LK02134) 

主  题: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 

摘      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病原菌,构建并评价危险因素模型。方法 选择开封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498例AMI患者依据医院感染情况分为医院感染组(n=31)、非医院感染组(n=467)。分析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归纳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51.61%);498例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2%,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4.71%,革兰阳性菌占25.49%,真菌占9.8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OR=1.898)、低蛋白血症(OR=1.719)为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6.85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95%CI为0.842~0.902,χ2=13.165,诊断灵敏度83.87%、特异度为80.30%。结论 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多种因素与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构建危险因素模型其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