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构建超越课堂的师生共同体——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大学通识写作课教... 收藏

构建超越课堂的师生共同体——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大学通识写作课教学的启发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yond the Classroom——The Inspiration of Marxist Communication Theory for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Universities’General Writing Courses

作     者:苏婧 SU Jing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北京100084 

出 版 物:《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10期

页      面:84-9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基  金: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课程创新定向支持项目(DX02-27) 

主  题:通识教育 写作课 马克思交往理论 

摘      要:通识教育改革并不仅是通识课程建设,如果通识教育不是着眼于知识供给,而是践行一种有别于专业教育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超越课堂的局限,融入大学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诸多环节。以清华大学“健康主题写作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运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展示了激活通识教育、发挥其教育价值的另一种现实可能性,即师生交往实践可以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师生关系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与学、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而应克服交往的异化,摆脱对物的依赖,形成更富有弹性与韧性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交往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