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黄曲霉毒素B_(1)多价纳米抗体融合蛋白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收藏

抗黄曲霉毒素B_(1)多价纳米抗体融合蛋白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Construction and Bioactivity Analysis of Fusion Protein of Polyvalent Anti-aflatoxin B_(1) Nanobody

作     者:帅文苑 何庆华 钟引凤 黄云祥 张航 刘传勇 张乐平 涂追 SHUAI Wen-yuan;ZHONG Yin-feng;HUANG Yun-xiang;ZHANG Hang;LIU Chuan-yong;ZHANG Le-ping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江西省现代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31 

出 版 物:《分析测试学报》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年 卷 期:2022年第41卷第2期

页      面:213-2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03[理学-有机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260) 江西省科技创新平台资助项目(20192BCD40001) 

主  题:黄曲霉毒素B_(1) 纳米抗体 串联重组 原核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法 

摘      要:纳米抗体来源于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可变区,是已知最小抗原结合单元。该研究构建了抗黄曲霉毒素B_(1)(AFB_(1))纳米抗体的单价及多价串联体,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片段融合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以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表达宿主,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亲和层析技术分别纯化单、双及三价抗AFB_(1)纳米抗体与GFP的融合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融合蛋白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分别为6.0、7.5、4.0 mg/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扫描法对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识别活性及荧光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未融合蛋白、单价及双价串联重组蛋白的半抑制浓度(IC;)分别为12.10、14.10、2.19 ng/m L,表明单价重组蛋白的IC;值与未融合蛋白相似,而双价重组蛋白的IC;值与之相比提高了5.5倍。当浓度为0.7 mg/m L时,两种重组蛋白的荧光强度均可达3000以上,荧光强度与GFP相当,且二价重组蛋白表现出更高的荧光强度;三价串联重组蛋白表现出与抗原的结合活性,但AFB_(1)的阻断活性较差,且荧光强度仅为1700左右。该研究为后续建立基于荧光信号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优化免疫学检测中纳米抗体亲和活性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