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CT与C型臂X线引导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wo-dimensional CT and C-arm guide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作者机构: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浙江省嘉兴市314100 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杭州市310014
出 版 物:《中华疼痛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17卷第5期
页 面:496-50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医学科研项目(艾瑞专项2016ZYC-A78) 嘉善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A14)
主 题: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X线
摘 要:目的比较二维CT与C型臂X线在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120例单节段OVCF接受PVP治疗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7~91岁;数字等级评分(NRS)≥4分,脊柱Roland 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10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维CT组和C型臂X线组,每组60例,分别在两种不同引导技术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填充骨水泥。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NRS和RMDQ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结果1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未见严重并发症。二维CT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的NRS评分分别为(3.1±0.4)、(2.7±0.5)分,C型臂X线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的NRS评分分别为(3.2±0.7)、(2.8±0.6)分,两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的N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二维CT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的RMDQ评分分别为(13.2±1.5)、(12.6±1.3)分,C型臂X线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的RMDQ评分分别为(12.8±1.6)、(12.2±1.7)分,两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的RMDQ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二维CT组患者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4.5±1.2)次、(26±11)min、(1.6±1.2)ml,C型臂X线组患者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7.8±1.6)次、(39±16)min、(2.7±1.4)ml,两组上述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二维CT或C型臂X线引导行PVP治疗OVCF临床效果均良好,但前者定位更精确,可减少术中穿刺次数及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