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扎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suture and ligation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giant cavernous hemangiomas of the liver作者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肝胆外科730050
出 版 物:《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年 卷 期:2006年第86卷第30期
页 面:2134-21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缝扎术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15例共18个HCH病灶在全麻下行瘤体缝扎术后RFA治疗(缝扎组),另15例共17个病灶未缝扎行RFA治疗(未缝扎组)。患者均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胀等症状。术前经超声、螺旋CT及MRI检查获得确诊,平均瘤体最大直径8.8cm±1.4cm。病灶均位于肝脏表面、尾状叶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合并慢性萎缩性胆囊炎7例,胆总管结石6例,血小板减少5例,肝炎后肝硬化1例。有中上腹部手术史13例。结果3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开腹RFA治疗。同时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7例,因瘤体累及胆囊床并影响RFA操作行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6例。缝扎组及未缝扎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0ml±22.4 ml及255.0 ml±71.7 ml(P0.001),单个病灶平均RFA治疗时间分别为23.0 min±7.5 min及53.3 min±16.0 min(P0.001),术后半年病灶最大直径分别缩小61.8%及44.8%(P0.001)。两组均未出现与RFA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7个月(中位12个月),两组病灶完全坏死率均达100%。缝扎组15例术后症状均消失;未缝扎组15例中,12例术后症状消失,3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缝扎术后RFA治疗巨大HCH安全可行,可减少出血量,缩短RFA治疗时间,提高RFA疗效。术中超声的应用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