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390 篇 期刊文献
  • 556 篇 学位论文
  • 24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1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511 篇 法学
    • 4,700 篇 法学
    • 4,03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979 篇 政治学
    • 562 篇 社会学
    • 343 篇 民族学
    • 202 篇 公安学
  • 4,602 篇 哲学
    • 4,582 篇 哲学
  • 1,539 篇 经济学
    • 923 篇 应用经济学
    • 639 篇 理论经济学
  • 1,308 篇 文学
    • 704 篇 新闻传播学
    • 44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7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25 篇 教育学
    • 782 篇 教育学
    • 99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2 篇 体育学
  • 1,040 篇 管理学
    • 584 篇 公共管理
    • 231 篇 工商管理
    • 18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15 篇 历史学
    • 337 篇 中国史
    • 328 篇 世界史
    • 52 篇 考古学
  • 378 篇 工学
    • 12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4 篇 城乡规划学
    • 4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41 篇 艺术学
    • 8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3 篇 美术学
  • 112 篇 医学
    • 3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3 篇 理学
    • 22 篇 生态学
  • 16 篇 农学
  • 11 篇 军事学

主题

  • 683 篇 马克思
  • 514 篇 马克思主义
  • 290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71 篇 中国共产党
  • 234 篇 中国
  • 221 篇 实践
  • 214 篇 大学生
  • 150 篇 新时代
  • 146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142 篇 科学发展观
  • 134 篇 理性
  • 133 篇 邓小平
  • 132 篇 和谐社会
  • 131 篇 唯物史观
  • 123 篇 自由
  • 121 篇 以人为本
  • 120 篇 哲学
  • 112 篇 创新
  • 106 篇 社会主义
  • 103 篇 自由主义

机构

  • 5,67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273 篇 西南大学
  • 1,25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894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779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482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462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449 篇 广西大学
  • 418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382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355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50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340 篇 西南师范大学
  • 321 篇 西南科技大学
  • 319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304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301 篇 西南财经大学
  • 298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283 篇 河北大学
  • 250 篇 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219 篇 王雨辰
  • 63 篇 吴宁
  • 62 篇 陈伟
  • 39 篇 文学平
  • 37 篇 付子堂
  • 37 篇 颜岩
  • 36 篇 喻少如
  • 33 篇 廖小明
  • 32 篇 邓斌
  • 30 篇 李永升
  • 29 篇 马俊峰
  • 28 篇 赵庆杰
  • 27 篇 李涛
  • 27 篇 冯旺舟
  • 27 篇 张弓
  • 27 篇 张秀琴
  • 27 篇 倪志安
  • 26 篇 谢俊
  • 25 篇 张建文
  • 25 篇 张力

语言

  • 21,185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211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自我确证与实践情境——论现象学和唯物辩证法的会通之道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7期 130-139页
作者: 张立达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对人类世界的具体总体性的把握,辩证法和现象学都是必需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之间却存在深刻的冲突:辩证法要求通过中介展开矛盾,现象学却要求无中介的直接性。要使现象学和唯物辩证法超越对立而相融合,关键是抓住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为何经验命题重要?——对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中经验命题概念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6年 第7期 80-86,129页
作者: 李果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之前,曾比较频繁地使用"哲学语法"或者"语法命题"等概念。但在《论确定性》中,"语法"这一概念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与此同时,经验命题与逻辑命题这样的概念却常被提及。本文试图分析经验命题与语法、逻辑命题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马克思如何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16年 第6期 10-20页
作者: 文学平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宇宙论证明试图从宗教或哲学的角度解答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宇宙中有某物存在而不是什么都没有?马克思认为,该证明是从偶然的事实出发推导出独特的必然存在物,黑格尔颠倒了这一证明以便替它辩护,但该证明实际上是说,因为非理性的世界存...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国古典美学与德国历史主义理论的关联性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15年 第3期 35-40页
作者: 杨一博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者认为德国古典美学无法应对新时代提出的问题,并批判其与现代性的理论失联。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介,可以发现德国古典美学以"历史与美学"为基础进行现代性理论转向。因此,超越文论范围探究德国古典美学与历史维的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维特根斯坦面向观看诸问题:一种概念考察
收藏 引用
世界哲学 2015年 第5期 81-86页
作者: 李果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的第二部分提出了面向观看及其周边问题,伴随面向观看的其他哲学问题还包括其对"面相"、"面相盲"等概念的分析,以及他对"看"与"看成"等概念的区分。大致上,哲学家们对上述相关问题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现象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格物致知及其心性论意涵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4年 第7期 39-46页
作者: 董卫国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大学》开篇言“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通常称之为“三纲领”),后文又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常称之为“八条目”),“八条目”是对“三纲领”的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视觉文化与符号力量——中国当代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1期37卷 193-198页
作者: 柯蒂斯.卡特 杨一博 美国马凯大学哲学系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书法和具象艺术作为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它们与政治权力具有内在关联。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这两种艺术形式以身体为符号中介,形成了艺术与政治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新中国初期,书法和具象艺术以符号的象征性特征把政治权力的实施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宋明儒家的“习心”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2期20卷 14-21页
作者: 罗高强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重庆401120
一直以来,儒家人性论以"性善论"为其主流,因而关于"恶"的论述并非他们的理论重心。但是在宋明儒家的理论中,"恶"的问题却以另外一个概念——"习心"的方式进行着讨论。他们认为,人有"习心",便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之所以出现道德之恶的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深层分裂及其哲学根源——以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为视角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 2013年 第1期 15-23页
作者: 崔平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围绕现代民主法治国之合理性问题,罗尔斯和哈贝马斯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论证,二者之间存在维方法、哲学立场、论证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以致互相之间实际上不可对话和难以融通。因此,尽管他们表面上一致肯定民主、自由等现代政治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宏观社会历史运动的微观生成问题研究——以布劳和马克思的关系为例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5期53卷 8-14页
作者: 张立达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重庆401120
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究竟怎样生成宏观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是唯物史观仍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可以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方法启示和理论材料。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和布劳的交换范式是可以互补的。马克思的生产范式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