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852 篇 期刊文献
  • 186 篇 会议
  • 3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3,0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07 篇 文学
    • 1,50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23 篇 新闻传播学
    • 48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973 篇 法学
    • 93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69 篇 政治学
    • 526 篇 社会学
    • 473 篇 民族学
    • 208 篇 法学
  • 2,819 篇 历史学
    • 1,708 篇 中国史
    • 875 篇 考古学
    • 315 篇 世界史
  • 1,027 篇 艺术学
    • 499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03 篇 美术学
    • 90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82 篇 艺术学理论
    • 6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20 篇 教育学
    • 529 篇 教育学
    • 136 篇 体育学
  • 861 篇 哲学
    • 861 篇 哲学
  • 799 篇 管理学
    • 367 篇 工商管理
    • 234 篇 公共管理
    • 15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66 篇 工学
    • 329 篇 建筑学
    • 153 篇 城乡规划学
    • 50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735 篇 经济学
    • 606 篇 应用经济学
    • 135 篇 理论经济学
  • 184 篇 理学
    • 63 篇 地理学
  • 85 篇 医学
  • 39 篇 农学
  • 36 篇 军事学

主题

  • 111 篇 中国共产党
  • 98 篇 中国
  • 96 篇 马克思主义
  • 93 篇 新时代
  • 74 篇 清代
  • 72 篇 保护
  • 70 篇 地域文化
  • 70 篇 习近平
  • 64 篇 乡村振兴
  • 60 篇 大学生
  • 59 篇 文化认同
  • 58 篇 文化
  • 56 篇 民国时期
  • 54 篇 明代
  • 53 篇 河南省
  • 52 篇 美国
  • 51 篇 创新
  • 45 篇 文化内涵
  • 45 篇 影响
  • 45 篇 思想政治教育

机构

  • 1,092 篇 河南大学
  • 520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438 篇 郑州大学
  • 231 篇 四川大学
  • 228 篇 山东大学
  • 210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170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65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16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50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50 篇 信阳师范学院
  • 136 篇 武汉大学
  • 12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3 篇 贵州大学
  • 120 篇 西南大学
  • 117 篇 南京大学
  • 115 篇 河南工业大学
  • 11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10 篇 南开大学
  • 106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26 篇 苏全有
  • 24 篇 裴萱
  • 24 篇 朱荣英
  • 22 篇 杨建国
  • 19 篇 王灿
  • 17 篇 张宝明
  • 16 篇 宋国定
  • 16 篇 程遂营
  • 15 篇 王伟
  • 15 篇 李丽霞
  • 14 篇 柳岳武
  • 14 篇 崔洪健
  • 14 篇 王宏付
  • 14 篇 张超
  • 14 篇 黄惠运
  • 14 篇 张建
  • 14 篇 董四代
  • 13 篇 赵书峰
  • 13 篇 强丽
  • 13 篇 谭必勇

语言

  • 13,0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130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从“科学”发现“宗教”:新青年派知识群体的宗教批评与信仰再造——基于人文语义学的视角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23年 第6期 10-22页
作者: 张宝明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转型与信仰再造的关键时期,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群体围绕宗教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形成“以科学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等话语模式。细读新青年派的宗教论述,会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肯定信仰同时又...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文语义学:一门关乎人类语际书写的知识体系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23年 第3期 37-41页
作者: 张宝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语言的意义根植于语际交往之中,考察人类的语际书写也需将其置于日常生活的语际交往中,才能探察语词的意义和观念的空间。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写道:“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①这里维氏所阐释的“语言”与“生活...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文语义学视角下的历史事实与文本真实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23年 第3期 52-54页
作者: 闵祥鹏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语义学是理解史实、文本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历史文本书写是否反映历史真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或根本问题,而真实性是人文语义学的基本属性之一。从人文语义学审视历史与文本,则两者都是真实与客观的存在。即人类...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理解“新文科”:一项关乎官方与民间的知识工程
收藏 引用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 第3期 54-58,125页
作者: 张宝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河南开封475001
新文科建设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规划息息相关,它既是政府部署的学科改革政策,也是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应有之义.作为一项关乎官方与民间的知识工程,新文科建设试图解决传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漢代張掖郡肩水塞的倉儲設置
收藏 引用
文史 2022年 第1期 19-40页
作者: 魏振龍 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簡牘研究院
肩水塞是漢代張掖郡肩水都尉府轄下的一段重要鄣塞,該區域内A32金關、A33地灣、A35大灣三處遺址出土的大量漢簡對此地的倉儲設置狀況有較詳細的記載。通過梳理、分析肩水塞出土漢簡及相關簡文,考得肩水塞轄區内曾設置過萬世隧倉、臨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秦汉史研究的前沿与路径(笔谈)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61卷 117-137页
作者: 熊铁基 王子今 李振宏 王彦辉 赵国华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对中国传统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传承并发展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边疆与内地的融合:清代内地神灵信仰在北部边地的传播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22年 第1期 152-168页
作者: 柳岳武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 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
清代北部边疆地区内地寺庙的兴建、内地神灵信仰的输入,既是清廷对北部边地加强统一、管理设治的结果,亦是内地百姓逐渐移居这些地区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在清廷和内地百姓的共同作用下,他们不仅在边疆地区修建起诸多内地寺庙,而且将关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河南开封大厅门街明代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 2022年 第12期 10-29,F0003,1页
作者: 曹金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8年7~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了一处明代建筑遗址。遗址南邻大厅门街、西邻迎宾路(原林荫大道)、北邻西门大街(图一)。因发掘区域地处深约5米的建筑基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旅行式休闲:关于旅游本质问题的新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 2016年 第3期39卷 53-57页
作者: 张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旅游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且未达成共识的难点问题。2013年,旅游学界的著名学者保继刚、王宁、马波、肖洪根、谢彦君共同对话而形成的著作《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以下简称《旅游学纵横》)问世,该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家政教与汉代风俗理论的演变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8年 第3期 57-64页
作者: 曲宁宁 陈晨捷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经过汉初诸家争锋,儒家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汉帝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其移风易俗理论也随之进入实践层面。通过对汉代社会种种恶风恶俗的批判,儒家士人希望以礼正俗,从而达成强干弱枝、崇本节末等目的,使风俗淳美。而其关键则在于国君需以身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