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3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4 篇 文学
    • 3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8 篇 新闻传播学
    • 1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42 篇 法学
    • 104 篇 社会学
    • 32 篇 民族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81 篇 历史学
    • 44 篇 中国史
    • 4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5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27 篇 哲学
    • 27 篇 哲学
  • 16 篇 管理学
    • 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14 篇 工学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艺术学理论
  • 6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2 篇 医学

主题

  • 29 篇 钟敬文
  • 24 篇 汉字
  • 23 篇 民俗学
  • 22 篇 《说文解字》
  • 14 篇 章太炎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9 篇 甲骨文
  • 9 篇 汉语
  • 9 篇 训诂学
  • 8 篇 训诂
  • 8 篇 黄侃
  • 8 篇 中国
  • 8 篇 《诗经》
  • 8 篇 古文字
  • 8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8 篇 构意
  • 8 篇 十二生肖
  • 8 篇 民俗
  • 8 篇 版本
  • 8 篇 语言文字学

机构

  • 60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5 篇 中国文字整理与规...
  • 15 篇 北京大学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
  • 5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5 篇 杭州师范大学
  • 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4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 3 篇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 3 篇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
  • 3 篇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
  • 3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 2 篇 吉林大学

作者

  • 94 篇 董晓萍
  • 61 篇 王宁
  • 44 篇 凌丽君
  • 42 篇 孟琢
  • 39 篇 萧放
  • 24 篇 卜师霞
  • 21 篇 董婧宸
  • 20 篇 齐元涛
  • 19 篇 李国英
  • 19 篇 周晓文
  • 17 篇 黄易青
  • 16 篇 李运富
  • 15 篇 刁晏斌
  • 14 篇 胡佳佳
  • 9 篇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 8 篇 刘丽群
  • 7 篇 易敏
  • 6 篇 张祎昀
  • 6 篇 赵芳媛
  • 6 篇 史玲玲

语言

  • 6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6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2年 第7期325卷 152-160页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经典阐释的确定性是中国训诂学的核心命题。它体现在训诂学的发展历程之中,通过“古注—新诠—定解”的扬弃之路,形成了经典阐释确定性的学术原理与判断方法。在原理层面,训诂学的基本理念是自语言文字系统以求解释的确定性,它滥觞于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上古汉语语义的虚化与双音结构的凝固--以“无乃”“无亦”“无宁”之“无”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2期 47-62页
作者: 胡佳佳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上古汉语中,有三种结构中的“无”用法特殊:句子谓语动词前的“无”;形容词前构成“无竞”“无■”“无赢”的“无”;虚词“无乃”“无亦”“无宁”中的“无”。前人对这三种结构中的“无”没有统一的意见,也没有从语义演变或虚化的角...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俗学中国化的一块基石--论钟敬文的故事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22年 第6期 50-67,155页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民俗学来自西方,自从钟敬文建成中国故事学,民俗学成了中国学问。他根据对中国故事学研究的发现、对中国经史子集与中国故事的历史联系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口头故事巨大存量的评估,将民间文艺学建成与民俗学并列的单一学科。从基本观点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2年 第7期325卷 161-167页
作者: 凌丽君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追溯中国传统典籍注释的历史,无论注释实践还是注释观念,字词都是通往义理的主要途径。但只有合乎语言和言语各项要素条件的字词训诂才是合理有效的,它对文本阐释起到意义复原和确定的作用,实现文本对象的确定性,从而保障阐释的有限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学与小学之间:黄侃手批《文心雕龙札记》发微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3年 第3期 41-51页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
黄侃手批《文心雕龙札记》为黄焯旧藏,底本是黄侃任教武汉时的讲稿排印本。作为黄侃亲笔校订的最早全本,它呈现了此书的定稿次第,可据以补足、校订通行本,具有重要的版本意义。手批本中的佚文与黄侃批注为理解该书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礼乐文明的根基重建:《中庸》主旨新探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23年 第12期 58-67,125页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
《中庸》的阐释史分为性命之学与礼乐之学两大系统,它们可以在对《中庸》的整体性与历史性理解中得以统合。面对礼崩乐坏的文明危机,子思对“性与天道”进行创造性阐发,为礼乐之道重建哲学根基。在“训诂通义理”的阐释路径中,穆、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论中国训诂学的阐释学方向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23年 第3期 98-115页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训诂通义理”是中国训诂学的核心理念,形成了贯穿汉宋的历史脉络,在乾嘉之学达到历史高峰。乾嘉学者对训诂的过度推重导致了汉宋门户与“训诂—义理”的脱节。在训诂学“语言学化”的现代转型中,“训诂通义理”的传统不断失落。与此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末民初女性的婚配、生育及子女教育——基于墓志拓片数据库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5期 142-151页
作者: 柯永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清末到民初是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与正史、方志、族谱不同的是,墓志从微观的角度记录历史,是研究个人史、家庭史和民族史的重要材料。从墓志材料可以看到:在婚配方面,女性的婚龄逐步提高,一夫多妻的现象较为普遍,处于向一夫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游观:范畴之外的中国哲学风景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22年 第10期 46-48页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与规范研究中心
一走出本质:中国哲学怎么“做”“做中国哲学”意味着建立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色。无论是西方哲学强势下的学术焦虑,还是中国复兴背景下的学理独立,这一方向已然凝聚为中国哲学研究中共性化的问题意识。在“自立吾理”的旗帜下,不同形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中国训诂学的人文精神与阐释特质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6期 86-94页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对中国训诂学的人文精神与阐释特质的反思,是将训诂学与阐释学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推动其未来发展的起点性工作。训诂学的人文精神滥觞于它的历史源头,根据贯穿训诂学历史全程的明道理想,以及王夫之、方以智、惠栋、戴震、章学诚等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