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3,617 篇 期刊文献
  • 7,528 篇 学位论文
  • 3,80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4,95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007 篇 法学
    • 40,898 篇 法学
    • 6,275 篇 公安学
    • 6,172 篇 政治学
    • 3,79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994 篇 社会学
    • 266 篇 民族学
  • 9,704 篇 管理学
    • 4,641 篇 公共管理
    • 2,88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51 篇 工商管理
    • 51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9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905 篇 经济学
    • 4,196 篇 应用经济学
    • 1,007 篇 理论经济学
  • 3,191 篇 教育学
    • 2,568 篇 教育学
    • 329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04 篇 体育学
  • 2,838 篇 工学
    • 708 篇 公安技术
    • 68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52 篇 软件工程
    • 405 篇 城乡规划学
    • 29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90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82 篇 农业工程
  • 2,441 篇 文学
    • 1,806 篇 新闻传播学
    • 34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89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68 篇 哲学
    • 1,264 篇 哲学
  • 1,128 篇 历史学
    • 904 篇 中国史
    • 228 篇 世界史
  • 894 篇 医学
    • 26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86 篇 理学
  • 224 篇 农学
  • 216 篇 艺术学
  • 97 篇 军事学

主题

  • 1,879 篇 中国
  • 440 篇 法治
  • 397 篇 立法
  • 389 篇 大学生
  • 383 篇 法律
  • 380 篇 中国共产党
  • 304 篇 法律规制
  • 277 篇 行政法
  • 267 篇 知识产权
  • 260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257 篇 法学
  • 256 篇 人工智能
  • 243 篇 对策
  • 226 篇 民法典
  • 223 篇 法学教育
  • 216 篇 网络
  • 214 篇 法律制度
  • 201 篇 网络犯罪
  • 197 篇 互联网
  • 188 篇 个人信息

机构

  • 19,583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6,789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4,602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4,229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29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728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976 篇 北京大学
  • 889 篇 上海政法学院
  • 815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805 篇 武汉大学
  • 72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70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76 篇 河北大学
  • 65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565 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493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445 篇 甘肃政法学院
  • 442 篇 清华大学
  • 44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32 篇 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22 篇 马怀德
  • 117 篇 樊崇义
  • 111 篇 冯晓青
  • 104 篇 于志刚
  • 92 篇 顾永忠
  • 87 篇 陈金钊
  • 87 篇 陈光中
  • 77 篇 徐汉明
  • 71 篇 莫于川
  • 69 篇 姜明安
  • 68 篇 何勤华
  • 66 篇 刘坤轮
  • 64 篇 湛中乐
  • 62 篇 卞建林
  • 50 篇 张璐
  • 46 篇 刘斌
  • 46 篇 赵宏
  • 44 篇 李建伟
  • 43 篇 黄进
  • 42 篇 王万华

语言

  • 64,928 篇 中文
  • 21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
649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从静态防御到动态安全:数据安全法律保护的范式变革
收藏 引用
法治研究 2025年 第1期157卷 118-131页
作者: 李怀胜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
网络的代际更迭和风险特征的迁移引发数据安全制度体系的变迁和数据安全法律的范式变革。在数据安全法益对信息安全法益的逐步分离过程中,数据安全法律保护范式也完成了从静态防御范式到动态安全范式的转变。两者的技术特征、法律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论驳回公诉制度及其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引入
收藏 引用
法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47卷 172-189页
作者: 郭烁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
法院受理公诉意味着公诉的合法性受到法院肯认,案件与受诉法院之间形成诉讼系属法律关系,进而产生诉讼客体确定、诉讼拘束确定以及(未来的)上诉审法院确定等法律效果。检视法理逻辑和司法实务,对法院受理公诉的条件有限制,乃确保诉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宪法视角下公序良俗的规范性认定
收藏 引用
环球法律评论 2025年 第1期47卷 57-68页
作者: 李想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
公序良俗原则因其社会性内容及概括条款属性而受宪法积极调控,应借助宪法价值为其内容认定提供规范性指引。公序良俗原则由具有不同宪法地位的“公共秩序原则”“公领域善良风俗原则”以及“私领域善良风俗原则”三部分组成。《宪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同案必须同判吗?——同案同判新论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5年 第2期 62-79页
作者: 孙海波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
平等对待的形式正义原则要求同案应当同判,但由于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同案同判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值得追求的。因此,必须认识到同案同判的限度。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正义恰恰要求法官背离以往案件的判决。同案同判具有性质、方法和时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宽容原则之上:法律解释与存疑有利于被告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学 2025年 第1期 285-304页
作者: 郭烁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
传统刑法解释学预设唯一且正确的解释结论是可欲的,但该预设无论从逻辑抑或实践都站不住脚。如果真正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事前法裁判原则,就很可能出现“解释僵局”,即任一解释方案均欠缺合理性比较优势,进而产生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在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越权职务代理行为的效力与责任——《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21条释论
收藏 引用
比较法研究 2025年 第1期 176-190页
作者: 迟颖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21条区分了职务代理人超越“法律对职权范围的限制”和超越“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对职权范围的限制”实施越权职务代理行为的不同效力和责任,有利于维护商事交易安全和提高商事交易效率,值得肯定。但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政法总则中的“数字条款”
收藏 引用
法学论坛 2025年 第1期40卷 119-129页
作者: 王青斌 赵豪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数字化行政兼具实体和程序双重意义,现有行政法治体系在范围上无法匹配数字化行政的实践场景,侧重于推动数字化行政的普及而对其风险预期不足,缺乏与数字化行政机制相对应的制度生命力。在制定行政法总则时,通过“数字条款”的确立...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法律规范性的概念重构:一种可辩护的指引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25年 第1期 176-183,256页
作者: 雷磊 黄顺利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德国弗莱堡大学
法律规范性是在参与者视角下合乎目的地建构的概念,蕴含指引和可辩护两个概念要素。法律指引处于规定性和强制性之间。可辩护体现为法律给予主体对话性权威理由,为主体赋予选言义务:主体要么选择遵循法律指引,要么选择提出实质理由引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
收藏 引用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33卷 3-18页
作者: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成立以来,法学学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从分散到体系的演进过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一个完整、成熟的学科体系是建设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高质量地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之建构
收藏 引用
法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47卷 22-41页
作者: 雷磊 中国政法大学
法秩序是基于实在法的法学构造物,它预设了应然的和动态的视角。法秩序由法律体系、得到制定法认可的其他一般规范,以及依据一般规范产生的个别规范构成,是以制定法为主体的多元规范体系。法秩序的统一性既是法律科学追求的理想,又是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